席卷全球的人工智能(AI)热潮,正对各行各业带来深刻影响。电信运营商如何制定AI发展战略、布局AI生态呢?这些问题同样备受关注。
中国电信:智能服务生活
“中国电信智能客服机器人小知,结合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的处理、上下文场景交互等核心技术,以人机交互方式面向用户提供7×24小时的智能应答服务,月服务量已经超过了4000万次。”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桂清介绍说,中国电信正在加快网络智能化、业务生态化、运营智慧化的步伐。
中国电信于2016年7月启动的10年网络智能化的重构计划已初见成效,既提升了用户的业务体验,又提升了网络运营的效率。
刘桂清说,在客户服务方面,中国电信将搭建智能客户云平台,利用智能、语音、语义识别技术统一赋能各地,大幅度改善客户拨打客服电话的便捷性,实现即问即答;智能音箱、智能互联、智能主网、智能手机、智能网关、智能机顶盒等形成的智慧家庭产品群,为用户提供了一揽子解决方案;自主研发的基于AI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治沙系统,以警行数据、人口数据为基础,通过智能化的分析,辅助警方进行智能化警力部署、深度线索挖掘、潜在危险检测,提升了警务工作的效率。
目前,中国电信的智能生态连接用户规模已经超过6.5亿,智能产业联盟合作伙伴数百家,智能家庭用户超过了1亿;智能家庭产业联盟合作数百家,物联网用户超过了6000万;物联网产业联盟合作伙伴450家,大数据联盟合作伙伴数百家。
中国移动:智能引领未来
“通信行业与AI有着天然和本质的联系。”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正茂认为,基于连接产生的AI已经在围棋博弈、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动驾驶等众多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而随着物联网、5G等通信技术的应用,当连接一切的网络和被连接单元都被赋予智能以后,社会生活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人们将有全新的生活体验。
李正茂介绍说,为构建一个伟大的自动化时代,中国移动正在做两方面的努力。
一方面是网络的智能化。由于中国移动现网结构复杂(基础网络2G、3G、4G和即将到来的5G四代共生,核心网、演进试运并存),运维面临强度大、人员不足、流程差异大和复杂度高等挑战,应用AI技术,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故障领域的网络预警,自动关联故障和投诉智能化定位,性能领域的路测问题智能化定位,资源领域中利用图像分析技术,实现加快安装和客户服务的自动诊断和监督等。
在智能化服务、智能化市场、智能化安全、智能化泛娱乐方面,中国移动做了大量的技术储备和应用落地。比如,中国移动研发的10086的智能服务机器人“移娃”,与客户单月交互量已达2亿多次。
另一方面是用信息通信技术更好地支撑和服务AI产业以及各行业的智能化转型。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网络的部署和商用,将为AI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例如,为智能多媒体业务提供的超大带宽、为无处不在的智能感知应用提供的物联网海量连接、为自动驾驶和云端机器人提供的低时延的网络连接等。
李正茂表示,AI有针对性的定制化能力,在下一代网络中将广泛应用边缘计算、网络反欺诈、软件定义网络等技术,为AI应用提供灵活、快速和定制化的传输和计算能力,促进AI与医疗、制造、能源、教育等各行业应用更好地融合。
中国联通:智能提升应用
对于运营商来说,主要面临网络的智能化转型问题。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宝俊介绍说,作为中国AI产业联盟的副理事长单位,中国联通不仅积极参加了国内外各种标准的制定以及自身的网络升级,还将构建全球领先的5G智慧网络和无所不在的NB-IOT物联网,为智慧应用、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提供坚实的网络基础。
据梁宝俊介绍,中国联通构建的全球领先的集约化、全云化、智能化、势能化的CBSS核心业务执行系统,目前可支撑2.2亿用户,具备了5亿用户的承载能力;结合独有的大数据集约化平台的能力包括100GB的海量数据,涵盖了用户信息、流量消费特征、位置等一系列基础能力,可以结合AI技术,为用户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更贴心的信息服务。
在客户服务方面,与百度、阿里等在AI方面深度合作,加速建设全业务、全媒体、全云化的新一代智能客户能力建设。在中国联通的10010中推广客服机器人,切实提高客户感知,降低运营成本,并以此为基础,向金融保险等全行业输出智能化呼叫中心的云解决方案。
梁宝俊表示,利用AI技术,中国联通还建立了防骚扰系统和防欺诈系统,经过精准识别分析,建立了不良呼叫号码库等一系列的服务能力;将AI技术引入了海量工程,将人脸识别、车牌号比对、大数据分析、综合布控等技术,与市县、乡村多级中心结合,将防控延伸到百姓身边;在医疗领域,针对医学应用的场景,推出了医疗影像云等AI解决方案,通过图象识别和深度学习技术,对患者的CT、核磁共振等医学影像、病灶自动识别,帮助医生提高诊断效率;在教育领域,打造了云化开放的沃教育一站式的综合公共服务平台,嵌入了AI服务,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的资源;在车联网领域,运用AI建立了汽车行业全生命周期的用户核心库和服务场景库,通过用户和场景的智能匹配,目前对超过1000万个用户提供个性化、场景化的运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