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结构性存款悄然走俏
作者:聂国春
图片


    图:结构性存款成银行力推产品。
■本报记者 聂国春 文/摄
  5月27日,资管新规发布满月,打破刚性兑付成为行业共识。银行理财不再保本保收益了,消费者该买什么理财产品?
  记者近日在银行走访发现,结构性存款正逐渐替代保本理财成为银行力推的产品。央行近日公布的数据也显示,今年前3个月结构性存款就已新增1.84万亿元,超过2017年1.8万亿元的全年新增规模。
结构性存款成“新宠”
  所谓结构性存款,是指在普通存款的基础上,运用金融衍生工具(包括但不限于远期、掉期、期权或期货等),将投资与利率、汇率、股票价格(股票篮子价格)、商品价格(石油、黄金等)、信用、指数(股价指数、商品价格指数)及其他金融类或非金融类标的物挂钩的金融产品,进而可形成“低风险低收益+高风险高收益”资产组合。“结构性存款本质上还是存款,但相比于普通存款,结构性存款的最大特征在于其利息与挂钩标的物的收益表现相关,目的在于使存款人在本金得到保证的基础上获得更高收益。”普益标准研究员陈新春说。
  记者近日对工商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银行在售理财产品调查发现,在保本理财退出江湖后,结构性存款成为银行的主打产品。
  在交通银行官网,目前在售的结构性产品有优享、粤享、季享、尊享等多个类型,期限从35天、63天、93天到182天不等,预期收益在4.3%-4.5%之间,购买一般是5万元起。招商银行推出的结构性产品则主要与沪深股市挂钩,有看涨、看跌选项,也是5万元起购,单个产品的年化业绩基准在3.5%-7%之间。“资管新规要求打破刚性兑付,很多低风险投资者会将之前的理财产品转入银行表内,购买保本的存款或大额存单,但大额存单或存款利率相对较低,因此,不少银行就顺势大力开发结构性存款产品。”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公开表示。
  工商银行某网点的大堂经理对记者表示,现在监管部门不让保本保收益,目前该行理财产品主要是基金和存款类的。由于有保底收益,不少原有的理财产品用户到期后,选择购买结构性存款产品。
  结构性存款走俏也可以从数据中得到印证。4月四大行的个人存款项下的结构性存款较年初增长约40%,达到1.3万亿元。截至4月末,中资全国性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已增至9.15万亿元。
收益区间弹性较大
  在陈新春看来,较高的安全性和较好的收益表现是结构性存款获青睐的主要原因。从产品特点看,结构性存款具有比非保本理财产品更高的安全性。在账户上,结构性存款表现为客户存款资金;在收益上,由于挂钩标的物较为广泛,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更多有别于传统投资项目的机会,只要挂钩物市场表现稳定,结构性存款就可大概率地为投资者提供超过定期存款的收益。
  记者看到,在银行风险评级中,结构性存款通常为一级或二级,整体风险低于非保本类理财产品。“不过,保本仅是没有本金损失的风险。结构性存款的风险点在于,投资者在购买此类产品时需关注嵌套衍生品的结构以及相关产品过往的业绩表现,进而判断产品收益所落位置是否符合投资者期望。”陈新春说,例如一款挂钩沪深300指数的结构性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的区间为1.50%-8.50%。如果最终判断失误,很可能只享受到1.50%的收益,还不如大额存款。
  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此前发布的一项数据显示,在627只结构性理财产品中,超过96%的产品实际收益低于当时的平均最高预期收益率,三分之一的实际收益率为最低预期收益率。
  专家建议,是否购买结构性存款产品,应取决于资金的额度以及投资者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资金的流动性需求等。对于想购买结构性存款的投资者而言,除了选择挂钩衍生品,还需要关注产品的过往业绩,看看收益是否能匹配预期。
假结构性存款亟待规范
  在结构性存款暴增的同时,不断有市场声音传出有银行的结构性理财产品涉嫌造假,即将真理财产品变为结构性产品。
  一位银行理财经理告诉记者,所谓假结构性存款,主要是指由于期权触发的可能性极小或者收益率基本固定。例如在产品设置上挂钩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如果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达到7,收益为4.8%;反之收益就为4.2%。但以目前的汇率来看,多在7以下徘徊,因此购买这项产品后,投资者收益基本稳定。
  融360理财分析师杨慧敏说,已有一些中小银行的结构性存款被地方监管部门叫停,预计结构性存款方面的监管将会很快落地,未来结构性存款也会走上稳健发展的道路。
  中信建投杨荣银行研究团队预计,结构性存款业务的监管将会显著严格于普通存款业务,未来监管可能会保留“真结构”严控“假结构”,出台针对结构性存款的监管政策,完善结构性产品的定义、结构设计、营销和披露要求等。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6 版:理财】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结构性存款悄然走俏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