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原奶收购价格连续7个月下跌
作者:祥熹


  本报讯 决定奶牛养殖企业命运的是原奶收购价格,但这一点目前并不乐观。农业农村部近日公布的信息显示,进入2018年,原奶收购价格已连续7个月下跌,7月我国奶业主产省原料奶收购价格每公斤为3.37元,环比跌0.6%,同比下跌1.2%。
  乳业专家王丁棉告诉记者,目前生鲜乳的成本价格在3.5元/公斤左右,主产省原料奶收购价格每公斤为3.37元,奶农是亏损的。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严重冲击中国奶牛养殖产业,诸多小型畜牧企业和养殖户被淘汰出局,中国奶牛市场走上规模化、集约化的道路。近年来,国内奶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在10年转型期中,奶牛养殖企业高成本导致的“入不敷出”、低价进口乳品的不断冲击等问题依然待解。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进口大包粉对于行业的冲击巨大。据农业农村部监测,6月原料奶收购价格每公斤为3.39元,而当月国内进口大包全脂粉的价格在3200美元/吨左右。而乳制品行业的工艺技术是8吨鲜奶可以凝固成1吨大包粉,按照这个比例计算,在国内生产一吨大包粉需要花费2.7万多元的生鲜乳,而全脂大包粉的进口价格低于国内成本价格。
  大包粉,通俗理解就是原料奶粉,乳制品企业将鲜奶进行加工形成粉状的原料,此后再由乳企将购买而来的大包粉进行加工,做成液态奶、酸奶、乳饮料等多款产品,也即复原乳。王丁棉表示,复原乳是老问题,因为大包粉成本低,很多小型乳企为节省成本会选择将大包粉复原为其他产品,而不是直接用鲜奶进行加工,这也导致国内产能出现过剩。 (祥熹)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11 版:食品·健康】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原奶收购价格连续7个月下跌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