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8月食品谣言榜发布
食盐添加亚铁氰化钾有毒上榜
作者:文可


      中国食品辟谣联盟近日对8月出现的食品谣言进行梳理,其中,食盐添加剂亚铁氰化钾堪比毒药、面条洗出“胶”之类的“老”谣言,有人吃了猪肉感染非洲猪瘟死亡等新谣言上榜。
谣言一
食盐中添加的亚铁氰化钾有毒
  近日,有关“食盐中亚铁氰化钾对人体有害”的传言再次在网络上和微信朋友圈流传开来。这次传言源于网络上一篇《盐里面加进了亚铁氰》的文章,称一位老教授食用了这种添加了抗结剂(亚铁氰化钾)的食盐后,对肾脏造成严重危害。
  辟谣:早在2017年6月、2018年2月,关于食盐不安全的谣言曾在网络和各大社交平台广为流传。科信食品安全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表示,亚铁氰化钾作为食盐抗结剂,是一种合法的食品添加剂,国产食盐中的亚铁氰化钾长期食用并不会给人体带来伤害。
谣言二
木耳打了农药不能吃了
  一条“黑木耳打农药”的视频在网上流传。视频中,一位男子背着药箱做出给黑木耳打药的动作,并声称黑木耳养殖过程中要打除草剂、杀虫剂以及激素等。
  辟谣:视频传开之后,中国食用菌协会组织有关专家对视频内容进行鉴定,认为“该视频拍摄单位、时间及地点不明,摆拍特征明显,所反映的情况与事实不符,具有明显的动机不良和恶意抹黑的意图”。8月23日,该协会发布声明严厉谴责制作恶意视频的行为,并从专业角度分析了这段视频有悖常识的诸多疑点。
谣言三
面条洗出“胶”
  近日,微信朋友圈流传起一个网友实拍的“水洗面条”视频。从视频中可以看到,拿面条不停在水中搓洗后,水越来越浑浊,而面条慢慢变成了一块“胶状物体”。
  辟谣:对于挂面含胶或可燃的谣言,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7年5月份均曾专题辟谣。钟凯指出,面条、面片、饺子皮等,在用水洗时,淀粉和水溶性成分就会离开,剩下具有黏性、延伸性且不溶于水的东西,那就是面筋,而面筋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营养非常丰富。
谣言四
多人感染猪病毒死亡
  最近,沈阳、郑州、连云港等多地发生非洲猪瘟疫情,由此产生了“郑州多人感染猪病毒死亡”“正定13名男女感染猪病毒死亡”等谣言。
  辟谣:8月29日,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负责人说,猪是非洲猪瘟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除家猪和野猪外,其他动物不感染该病毒。虽然对猪有致命危险,但对人却没有危害,属于典型的传猪不传人型病毒,对人体健康和食品安全不产生直接影响。
谣言五
味精加热后有毒
  近日,微信朋友圈热传的文章《这五样菜千万不能放味精,除非你想毒死谁!》称,“温度只要超过100摄氏度,味精就会发生变性,不但会失去鲜味,还会形成有毒的焦谷氨酸钠,危害人体健康。”
  辟谣:钟凯表示,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它在超过120摄氏度时,容易转变成焦谷氨酸钠,但焦谷氨酸钠对人体无害,只是没有鲜味而已。味精加热到270摄氏度时才会分解破坏,在一般食品的烹调温度条件下,味精的性能是稳定的,不用担心变质有毒的问题。
谣言六
水果能靠甜蜜素增甜
  近日,某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篇《全被拍下,很快要删》的文章,介绍了果农使用甜蜜素让柑橘变甜的情况。文章通过制作者的精心编撰、剪辑,在网上广泛传播,引起部分消费者的担心。
  辟谣:柑橘使用甜蜜素增甜的说法,已经是反复炒作的旧话题了。除了柑橘以外,炒作的水果种类涉及冬枣、橙子、西瓜、香瓜、桃子、苹果等等,谣传添加的方式主要有浸泡、注射、喷洒等多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副研究员徐维盛表示,甜蜜素是水溶性的,不溶于油脂,即使在水果生长过程中或者在水果表面喷洒了甜蜜素,甜蜜素也不能进入水果内部;如果给水果注射甜蜜素增甜,需要对水果进行全方位的注射,这会造成植物细胞壁的破坏,水果在短时间内就会腐烂变质。对于商家而言有害无利,所以加入甜蜜素给水果增甜不太可能。 (文可)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11 版:食品·休闲】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食盐添加亚铁氰化钾有毒上榜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