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田园风光,厚重的历史积淀,魂牵梦萦的乡愁……
图一:古北水镇。 张艳/摄
图二:古北水镇。
■本报记者 孟刚
通过短视频这种新媒体方式聚焦我国特色小镇产业发展现状的首届“特色中国镇”短视频大赛近日启动。近年来,特色小镇发展得到各方重视。相比国外,我国特色小镇起步较晚。2014年,杭州云栖小镇首次被提及,2016年住建部等三部委力推,“小镇东风”就这样吹了起来。
很多人遥想起特色小镇,便是美丽的田园风光,厚重的历史积淀,魂牵梦萦的乡愁……地方虽小,但宜居宜业宜观光。然而近年来,部分特色小镇建设却“走了样”,出现了急于求成、盲目跟风现象,特色小镇“特色”不足。对此,专家建议,应该总结现有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相关发展政策,产业上着力坚持特色产业、旅游产业两大发展架构,积极稳妥地推进特色小镇建设。
特色小镇亮点纷呈
特色小镇建设的原始经验来自于浙江。所谓特色小镇,是指在几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个企业或若干个企业投资建设,集聚特色产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融合、不同于行政建制镇和产业园区的创新创业平台,简称为“非镇非区”。从生产的角度讲,有利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高端产业和高端要素的集聚地;从生活生态的角度讲,也有利于创造一个独具魅力的新的生活空间,使人们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如今,特色小镇是推动文化旅游社区功能融合叠加的重要平台。两年多来,一些地区大胆探索、先行先试、锐意进取,打造出了一批高品质的特色小镇,彰显出鲜明的独特性和旺盛的生命力,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新亮点。比如北京市密云区的古北水镇,是大型央企中青旅公司投资建设的,利用长城遗址的独特旅游资源,打造成集合休闲、旅游、餐饮、住宿、度假于一体的项目区,每年能吸引100万人次以上的游客去游玩。浙江余杭艺尚小镇是省级特色小镇之一,它于2015年入选浙江省首批特色小镇。经过三年的发展,已经云集时尚人才数千名、时尚类企业405家。目前正在建设与巴黎、纽约、米兰等一系列国外城市的产业链接,通过展览展示、企业与人才互动,帮助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再比如河南温县陈家沟,是体验太极拳根文化的圣地,来到陈家沟,随处可见学拳练拳的身影,当地人流传着“喝喝陈沟水,都会翘翘腿”“会不会,金刚大捣碓”的谚语,温县赵堡镇也被誉为“太极小镇”。
目前,中国特色小镇正步入发展快车道。近日举办的2018“文旅中国”博览会上的消息显示,截至目前全国规划特色小镇1500个,预计2020年文旅小镇可达1200个。在已经公布的国家级特色小镇中,文化旅游类型特色小镇占比达62.8%。
错把小镇当成“筐”
“特色小镇推进得当,会大有好处;推进不当,就有可能造成败笔、留下遗憾。”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沈迟表示,一些地区对特色小镇的概念认识不清,把特色小镇当成“筐”,什么都往里装,随意地把产业园区、旅游景区、体育基地、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项目,或者招商手册中的普通建设项目,戴上特色小镇的“帽子”。有的特色还没有做出来,部分小镇却流于“形象工程”,借特色小镇之名行房地产开发之实……特色小镇走红全国的同时,也留下一堆“糊涂账”。
记者发现,沈迟所说的问题与发改委调查的问题契合。201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前往21个省100多个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开展了大量调研,发现一些特色小镇建设走了样儿、变了味儿,违反了特色小镇建设初衷。
中国社科院日前发布的《中国住房发展报告》中指出,一些快速发展的特色小镇,很大程度上是被房地产商“绑架”,打着各种产业的旗号,到城市周边的小镇拿地搞开发,结果房子建了一大批,产业却引不来,反而加大了房地产库存。
针对特色小镇多为文旅小镇的情况,道略文旅产业研究中心专家表示,近年来国内文旅小镇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文旅小镇同质化严重、体验感不足成为通病,随着游客体验需求激增,可以满足各类旅游文化消费体验需求的文旅小镇凤毛麟角。究其原因,很多文旅小镇缺乏IP资源,一些小镇仅仅以古城、A级景区为依托,缺乏深度资源与内容开发,民俗文化也缺乏系统规范与深度耕耘,部分小镇盲目复制国际山寨主题IP。
面对这些问题,2018年9月2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建立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高质量发展机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到建立规范纠偏机制,包括规范省级创建机制和优化部门创建机制。
一系列的信号,说明政府及有关方面对于建设特色小镇的重视程度以及在监管上的力度日趋加强,作为或不作为,做得好或者做不好,直接决定特色小镇的命运。如日前刚刚召开的浙江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推进会上,新命名5个省级特色小镇,14个创建对象被警告,7个创建对象被降格。
产业与特色两翼齐飞
如何打造特色小镇,一些地方思路尚不很清楚。此次《通知》要求,在创建名单中,逐年淘汰住宅用地占比过高、有房地产化倾向的不实小镇,政府综合债务率超过100%市县通过国有融资平台公司变相举债建设的风险小镇,以及特色不鲜明、产镇不融合、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小镇;对创建名单外的小镇和小城镇,加强监督检查整改。
上述道略文旅产业研究中心专家介绍说,以文旅小镇为例,一般有五类投资主体,分别是地产企业、文化企业、旅游企业、各路资本和非企业结构。成功的文旅小镇需要具备好选址、好产品、好运营、好营销和好团队五个因素,例如乌镇从观光小镇向度假和文化小镇升级,并成为世界三大戏剧节举办地,是中国文旅小镇可以借鉴学习的成功代表。
原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胡存智表示,发展特色小镇要与新型城镇化、城乡统筹的发展方式相一致,要与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总体布局方式相配套,要与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相协调。“好的特色小镇要有好的特色产业、要以人为中心,要有好的营商环境、有好的科学规划,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沈迟如是说。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也表示,特色小镇的特质在于“特色”,其魅力也在于“特色”,其生命力同样在于“特色”。特色不突出,不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如何找准自身的定位,避免“千镇一面”、唱“空城计”,是建设特色小镇不得不面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