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末这一特殊时间节点,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图一:汽车销量连续下滑,意味国内车市正式告别正增长阶段。
图二:2018年1-11月汽车月度销量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本报记者 吴博峰 文/摄
“我认为今年国内车市销量不会出现同比负增长的局面。”回想2018年新年伊始,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独家采访时坚定的表态依然历历在目,其实这也代表了诸多汽车人当时对市场保有的信心。
彼时,刚刚创造国内汽车历史销量最佳成绩,人们对于未来前景自然难免乐观。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最新产销数据显示,1-11月,国内汽车销量下滑幅度为1.65%,在此前基础上继续着一路向下的低迷表现,这就意味着国内车市将在时隔28年后再次进入“负增长”阶段。
全年销量下滑
全年汽车库存均在警戒线指数之上、所有细分市场销量出现大幅回落、经销商经营压力不断加大……接连出现的利空消息令2018这个寒冷的冬季显得有几分悲壮。
去年同期,人们在惋惜1.6L及以下车型购置税优惠政策即将退出市场的同时,更多的是为在刺激政策环境下取得的漂亮销量数据而兴奋不已。
的确,自2015年10月1日小型车购置税实施以来,国内车市如同加装了“助推器”,在短时间内便收获了良好效果。
而原本计划于2016年底到期的刺激性政策,延后整整一年才正式告别历史舞台,足见其对于消费市场的重要性。
当2017年汽车销量完成接近2900万辆的成绩时,人们纷纷把关注焦点放在何时年销量突破3000万辆,因为在当时看来,达到这一成绩完全不具备挑战性,无非是再多等一年时间而已。
然而,不久以后,国内汽车市场却上演了彻底反转的剧情。
今年年初,中汽协公布的月销量数据中,仅MPV车型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滑,其他细分市场虽然增速有所放缓,但仍在正增长区间内运行。
可是,好景不长,时间进入三季度后,市场的残酷性才逐步显现。
作为支撑国内车市的主力军,SUV连续多年成为“增长”的代名词。即便在2014年、2015年,国内车市尤其是自主品牌表现不佳时,SUV市场表现也可用“坚挺”来形容。
没有想到的是,正是这个细分市场如今却快速沦陷。中汽协数据显示,11月SUV销售90.89万辆,同比下降高达18.06%,跌幅仅次于MPV市场。
从今年整体市场表现情况来看,截至11月,国内汽车销量下滑幅度未超过2%,这样的数据看上去并非不可接受。但实际上,所有细分市场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这样的局面已多年未曾出现。
SUV市场不再强势均衡发展是未来趋势
如果在今年乏善可陈的国内车市中寻觅到一丝新变化,重新夺回市场第一份额的轿车车型是为数不多的亮点。
轿车市场也是所有细分市场中最“抗跌”的车型,这也从某种程度上证明了轿车市场的强势表现。
记者注意到,在销量排名靠前的整车企业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旗下拥有几款明星轿车车型,为其品牌销量做出了极大贡献。
以今年表现突出的一汽-大众品牌为例,车市“老三样”捷达以超过4万辆的销量,同比增长29.2%,成为当月大众品牌销量冠军;其次,由速腾、高尔夫、宝来、捷达组成的紧凑型轿车明星团体,每一款车型都是市场稳定的销量保障。
12月5日,新高尔夫·嘉旅上市后,无疑为一汽-大众品牌最畅销的高尔夫车型注入更多活力。
这只是轿车发展中的冰山一角。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名爵品牌,11月依靠以运动性能闻名的名爵6不错表现位居所在细分市场前列,今年前11个月销量数据达到8.54万辆,突破年销量9万辆的目标几无悬念。
中汽协统计数据显示,日产轩逸、大众朗逸、丰田卡罗拉、大众捷达、别克英朗等车型长期月销在3万辆以上。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1月份SUV市场仅有哈弗H6一枝独秀,其余车型都无法企及。
其实,荣放、途观、奇骏等SUV车型均有着不错的市场口碑。那么,为何销量有如此明显的差距?
对此,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市场低迷的背景下,广大消费者更关心车辆性价比,而在轿车市场中销量靠前的车型往往是那些成名较早的紧凑型车,比SUV车型有一定的价格优势。
纵观轿车和SUV热销车辆排行榜,后者售价普遍高于前者。从购买角度而言,选择一款综合实力不错的轿车车型,可以满足更多消费者的用车需求,消费者涵盖范围也更加宽泛。“SUV市场不可能一直保持在高位运行,和整体车市一样,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需要进行常规调整。”师建华表示,相信经过一段时间调整后,SUV车型和轿车车型会以相对平衡的状态存在于市场中。
扎根细分领域填补市场空白
在今年年初,各大车企制定本年销量目标时,不少汽车企业都信心满满地喊出了进入“百万辆俱乐部”的目标。
从目前来看,除了少数几大主流车企外,其他车企完成目标仅停留在理论上的可能。
在如此形势下,能够完成既定销量目标已属不易。记者发现,在11月乘用车销量排名前十车企中,一汽-大众是唯一一家销量正增长的汽车企业。
是偶然还是必然?
一直以来,在国内SUV车型大行其道的同时,一汽-大众凭借全轿车家族市场阵容打天下。
今年年初,一汽-大众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董修惠称,2018年,一汽-大众大众品牌将迎来真正的“产品大年”,将推出5款新车,其中包括两款SUV车型。而随着今年7月份、10月份接连推出探歌、探岳两款车型,一汽-大众开始布局之前从未涉足的SUV市场,形成大众品牌“轿车+SUV”的新布局。根据一汽-大众官方预测,其品牌市场覆盖度有了明显提升,从此前41%上升到如今70%。
一汽-大众通过填补市场空白大获成功,不少车企也从中受到了启发。
比如豪华品牌“德系三强”之一,奥迪品牌A级SUV全新Q2L期待打开更大市场空间;SUV领域佼佼者,长城汽车旗下新能源车品牌欧拉R1上市,试图改变在传统SUV燃油车领域“单腿跳”的局面;新能源车技术“大咖”,比亚迪一改往日深耕插电混动版车型的策略,明年将在纯电动车型领域重点布局……
不难看出,中国汽车市场还有太多空白,日益提高的市场需求将促使汽车企业不断寻求新变化,适应新环境,同时也孕育出更大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