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了解消费者投诉对中国消费者汽车驾乘指数的影响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消费者驾乘指数和消费者投诉的相关背景。
汽车驾乘指数是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和中国消费者报社共同推出的消费者驾评体系,它分别从驾驶舒适性、安全性、驾驶性能以及消费者评价四个维度对车辆进行主、客观评价,力争通过大数据和科技的结合,为消费者购车、用车提供参考。
近年来,中国市场中汽车保有量稳步提升,以个人名义登记的小型和微型载客汽车(私家车)达1.70亿辆。分城市看,全国有53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超过百万辆。但与此同时,消费者对汽车产品的投诉量也在快速增长。
据统计,2017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受理交通工具类投诉14.40万件,同比增长16.2%。其中,汽车及零部件类投诉最多,共11.88万件,占82.5%。从投诉问题看,已处理的交通工具类投诉中,涉及售后服务的投诉3.78万件,占27.3%;涉及质量的投诉3.75万件,占27.1%;涉及合同的投诉3.61万件,占26.0%。以汽车及零部件为主的交通工具类投诉量,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速。
消费者最关心汽车产品的哪些问题呢?汽车驾乘指数前期工作小组自2016年起针对消费者关注点、投诉点,持续开展调查研究,通过分析发现,产品性能方面的投诉增长明显。这意味着随着消费升级的加快,消费者对于汽车产品性能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其中,相关投诉主要集中体现在部件性能故障(如发动机、变速箱、仪表板等)、汽车轮胎早期磨损开裂、汽车异味异响异常抖动、零部件(如车门、车窗、座椅)故障等方面。
事实上,驾乘指数在样车选择上,主要选择小型轿车、紧凑型轿车、中大型轿车、小型SUV、紧凑型SUV和中大型SUV6个细分市场的热销乘用车,具体车型的选择依据之一也是消费者的投诉大数据。在具体测评中,结合汽车消费投诉大数据,通过专业的测评分析,这样就能得出更加科学的汽车驾乘指数。另外,通过投诉大数据还可以发现消费者使用率较高的其他车型,进而不断完善驾乘指数评价体系,丰富驾乘指数评价车型,能够在更大范围内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参考。
总之,通过消费者投诉点实时了解消费者的关注点,有利于车企改进产品,从而营造健康规范的汽车消费环境。同时,将消费者投诉纳入驾乘指数的调整范畴,也有利于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 (李成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