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链接
虚拟现实(VR)
作者:晓月
图片


    

图:消费升级间接助推VR行业发展。王小月/摄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是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
  虚拟现实融合应用了多媒体、传感器、新型显示、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多领域技术,能够拓展人类感知能力,改变产品形态和服务模式,给经济、科技、文化、军事、生活等领域带来深刻影响。
  虚拟现实技术演变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有声形动态的模拟是蕴涵虚拟现实思想的第一阶段(1963年以前);虚拟现实萌芽为第二阶段(1963-1972年);虚拟现实概念的产生和理论初步形成为 第 三 阶 段(1973-1989年);虚拟现实理论进一步的完善和应用为第四阶段 (1990-2004年)。
  2016年,被称为VR(虚拟现实)元年。各大互联网巨头也开始纷纷布局VR,创业项目不断涌现,资本的介入,一年超过90个项目获投,行业迎来了井喷式增长。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虚拟现实(VR)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16年VR硬件市场产值为20.5亿元,大约占到整个市场的60%。
  应该说,消费升级趋势也间接助推了VR行业,特别是人们对体验感、个性化的追求。在消费者有提前体验需求的行业,例如服装、旅游等行业,正主动寻求VR的支持,促进了VR行业的发展。
  目前,全球虚拟现实产业正从起步培育期向快速发展期迈进,我国面临同步参与国际技术产业创新的难得机遇,但也存在关键技术和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内容与服务较为匮乏、创新支撑体系不健全、应用生态不完善等问题。
  为此,2018年底,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促进虚拟现实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指导意见》分2020年和2025年两个阶段提出了我国虚拟现实产业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建立比较健全的虚拟现实产业链条,到2025年使我国虚拟现实产业整体实力进入全球前列。
  《指导意见》从核心技术、产品供给、行业应用、平台建设、标准构建和安全保障等六大方面提出了发展虚拟现实产业的重点任务,包括突破近眼显示技术、感知交互技术、渲染处理技术和内容制作技术等4类关键核心技术,丰富整机设备、感知交互设备、内容采集制作设备、开发工具软件、行业解决方案和分发平台等6类产品有效供给,推进虚拟现实技术产品在制造、教育、文化、健康、商贸等5类重点行业领域的应用,建设共性技术创新、创新创业孵化、行业交流对接等公共服务平台,加快推进标准规范体系建设、重点标准研制、检测认证等工作,加强虚拟现实系统平台安全防护以及重要数据和个人信息保护。 (晓月)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8 版:新消费·专题】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虚拟现实(VR)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