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据介绍,在实施分类监管方面,钦州港区工商局根据管委会要求,制定分级分类监管办法,细化分级分类监管的标准、内容、方式、程序及相应的配套机制,让企业违法行为无处遁形。在此基础上实施联合惩戒,对守信主体予以支持和激励,对于失信主体,在经营、投融资、取得政府供应土地、进出口、出入境、注册新公司、招投标、政府采购、安全许可、生产经营许可、从业任职资格、资质审核等方面予以限制,让失信主体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快入准营打通物流通道
近年来,钦州港紧紧把握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发展机遇,特别是中央赋予广西“三大定位”新使命之后,钦州港积极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完善钦州港区通道功能,力求打通这条西部出海物流大通道。
钦州港区工商局紧跟钦州港区发展规划,在广西率先探索试行“多证合一”改革,推动企业“快入准营”,深化“先照后证”改革,基本精简了原前置审批事项的85%。
“过去开办一家公司,一个星期都不一定办完,现在一天搞定。”钦州市森海达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谢照湘说。
“我们实行一企一策,专人服务,用一流的服务创造一流的营商环境。”王廷作说,强化企业信息在多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企业“一照一码走天下”,用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的“加法”。
据了解,2018年3月18日,钦州港区“企业开办综合窗口”运营,钦州港区工商局正式开启“一窗式”受理材料模式。企业只需到工商窗口提交一套申请材料,“照”“章”“税”等涉及企业开办各环节的业务办理最快半天内即可办结。
优质的服务,换来企业纷纷到此落户。2017年以来,天亿液化气综合利用、上海华谊煤基多联产、钦州港鹰岭作业区超智铁路仓储等总投资额约221.2亿元的项目争先落户钦州港区。作为华南、西南地区重要的石化产业集聚区,园区内已投产中石油广西石化、东油沥青、玉柴石化等11家石化企业,形成全国独有的“油、煤、气”三头并进千亿元石化生态圈集群。
据介绍,目前,钦州港实有市场主体4250户,经营类别涉及汽车、家电、红酒、水果、肉类、新材料商品以及石化产业等。这些商品通过“渝桂新”“云桂新”“陇桂新”“川桂港(马)”“渝新欧”“蓉欧”等班列在钦州港通过海路转运到世界各地。
4月13日,由重庆首发的中新互联互通项目“陆海新通道”印度专列到达钦州港,专列共运载25个40尺集装箱汽车零配件,在钦州进行集装箱转运后发往印度。
随着西部陆海新通建设的逐步推进,钦州港正日渐吸引着世界的目光,全球排名前20名的船务公司有11家已进驻钦州港开通航线。目前,钦州港开通的42条集装箱内外贸航线中,外贸航线达到24条。仅在2018年就新增钦州-新加坡-林查班、钦州-海防-香港、钦州-海防、钦州-南非等6条国际航线。港口航线还实现了对东盟主要港口全覆盖。钦州港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过程中地位正日益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