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笔者获悉,目前圆明园正在对大宫门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工作,未来圆明三园中唯一尚未恢复正门功能的区域——大宫门,将启动保护展示,并与三园围墙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圆明园总体格局。
据介绍,2002年至今,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圆明园管理处对大宫门遗址进行了四期考古发掘工作,已基本发掘清理出六处主要建筑遗址和部分河道以及道路广场。通过考古发掘,基本弄清楚了大宫门外朝房、水道等的形制、布局、建造方式等,为以后的保护展示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据了解,大宫门是圆明园的正门,位于圆明园中轴线的南端。大宫门建成于雍正三年(1725年),门上悬挂雍正御书“圆明园”匾,该区域包含大宫门、二宫门(出入贤良门)、正大光明殿、东西配殿、朝房和茶膳房、值房等建筑,是一组功能性强、建筑物密集的大型建筑群。 (文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