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第六届中国品牌经济高峰论坛。 董芳忠/摄
图二:山东省展区吸引众多与会者。 董芳忠/摄
图三:以“品牌如何在不同国家和不断更迭中建立消费者信任”为主题的论坛。 董芳忠/摄
图四:老字号。 郝军/摄
图五:品牌博览会现场。 董芳忠/摄
■王小月/文 本报记者 董芳忠/摄
“赤壁青砖茶”“沾化大枣”“章丘大葱”,在宁夏银川举办的中华品牌商标博览会上,琳琅满目的地理标志产品让人目不暇接。
7月6日-8日,由中华商标协会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以下简称商标品牌节)在银川举行,以“加强商标品牌保护 共建创新发展之路”为主题,商标品牌节通过中国商标年会、中华品牌商标博览会等一系列活动,向人们展示了知识产权保护取得的成就,展示中国企业自主品牌创新成果。
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强。《中国消费者报》从商标品牌节上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商标注册申请达到343.8万件;完成商标注册351.5万件,同比增加67.8%;商标注册审查周期缩减到5个半月以内。截至目前,我国商标有效注册量超过2274万件,稳居世界首位,平均每5.2个市场主体就拥有1件有效商标。同时,不断加大对商标恶意抢注和囤积行为的打击力度,引导申请人合理使用商标。
在商标品牌节上,与会专家就如何全面提升品牌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增强公众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提振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信心等话题展开了讨论。
恶意注册惩罚上限提高
近年来,随着商标注册程序的简化、商标注册周期的缩短和注册成本的降低,当事人获得商标注册已经越来越便捷。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以傍名牌为目的的恶意申请和转让牟利为目的的囤积注册,这些行为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和商标管理,引起混淆、误认和不正当竞争,也损害了消费者利益。
2019年4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决定,修改条款自2019年11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四条增加内容,“不以使用为目的的恶意商标注册申请,应当予以驳回”,并将第四条纳入绝对条款审查范围。而第六十三条修改,商标侵权惩罚性赔偿上限由3倍提升到5倍,法定赔偿由300万元提升到500万元,提高了商标侵权的惩罚性上限。
对此,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条法二处副处长夏涛在商标典型案例评析论坛上表示,关于增加规制恶意注册的内容第二条举措是规范商标代理行为。目前,商标代理机构良莠不齐,存在部分不良的代理机构,协助甚至是直接从事商标恶意申请注册的行为,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因此,法律也要对其进行规制。商标代理机构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委托人存在恶意注册行为的不得接受委托,一经发现,依法追究责任。
那么,恶意注册从审查角度如何界定?
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审查一处处长郑海燕表示,帮助审查员来判断申请行为是否恶意,可以通过大数据统计分析,判断申请人之间是否有关联,每个月会统计申请量的排名,对恶意囤积商标行为进行监控,同时会搜集商标转让交易情况;也会和后续的异议评审以及法院部门实现信息共享,形成打击恶意注册的合力;涉嫌构成恶意注册的,可以给对方一个申诉机会,让他们陈述理由、提供证据。
“条款加入第四条之后就意味着每个代理机构、每位代理人都要对自己代理的每一件申请注册负责,在代理过程中就要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和注意力。”超凡合伙人、商标专业总监、北京知识产权研究会商标专业委员会委员杨静安律师认为,日后行业监管会越来越严,门槛还会逐步提高,这种情况下,对于专业要求更高、有综合优势的服务机构会有更好的前景。有助于进一步规范代理行为,促进服务方式的转变,长远来说利于行业进步。《中国消费者报》最新获悉,为进一步落实和细化本次《商标法》最新修改,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在研究制定部门规章《关于规范商标申请注册行为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并已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若干规定》内容包括《商标法》第四条的具体适用情形和考虑因素,以及明确针对恶意注册进行警告和罚款两种行政处罚的适用情形、罚款幅度。
加强老字号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生活讲品质,消费重品牌。而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喜欢有着浓厚中国印记的国货品牌。
中华老字号历史悠久,拥有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文化底蕴,获得了社会广泛认同,具有良好信誉。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老字号的品牌大量集中在食品餐饮服务、茶叶、酒业、中医药等领域。
在老字号商标品牌创新与发展论坛上,商务部中华老字号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华老字号品牌委员会主任丁惠敏介绍,自我国开始启动“振兴老字号”工程以来,于2006年、2011年分两批重新认定了全国1128家中华老字号。但目前,老字号商标保护力度不够,侵权案件频发,中华老字号立法保护工作还存在滞后问题,在文化传承方面也亟待加强。她认为,商标在中华老字号的传承振兴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通过商标等知识产权的保护运用提升老字号的品牌价值。
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综合处主任科员杨晓芳表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创新发展老字号商标品牌是提升中国品牌竞争力、推动品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据杨晓芳介绍,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高度重视老字号的保护工作,不断加强老字号商标品牌的保护。首先,在审查审理中加大对知名度较高的中华老字号的保护力度,在审查阶段对于其他人申请的可能仿冒老字号的商标注册申请,审查时在相关商品或服务上从严把握相同近似的标准。同时,在异议评审无效宣告案件中,坚决遏制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恶意攀附老字号企业商标声誉等恶意商标抢注的行为。
除了审查审理范围中加大对老字号的保护力度外,商标局还在不断加强老字号商标的专用权保护。会议透露,2017年,商标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溯源专项行动,将侵犯老字号商标的行为列为专项行动的重点任务,溯源专项行动期间,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共排查案件线索近1亿条,立案查出近3000件,罚没金额近1亿元。
用知识产权提升品牌价值
老字号是被时间所见证的“品质”保证。而对于老字号而言,进入多样化的全新市场,则需要面对更多的挑战。
丁惠敏表示,老字号现在有那么多好的机会,如果还没有解决好最根本的商标问题、知识产权问题,势必会影响今后的发展。她建议,如果企业经营的是食品,注册商标前就要联想到比如酒类、茶叶类等相关联的品类,一并进行注册,否则日后由此引发纠纷就会花很大代价。
中华商标协会副秘书长吴东平希望老字号商标的保护问题得到社会更多人的关注和重视,希望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让老字号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扬。
当前,市场竞争已由产品和服务的竞争,转向更高阶段的品牌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多的商家经营理念也从“薄利多销”转向“口碑营销”,更加注重商品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品牌的培育。
对于老字号该如何用知识产权提升它的品牌价值,苏州工艺美院教授胡朝阳表示,老字号建立品牌观或者价值观,商标、品牌和创新的观念十分重要。老字号新的发展路径,是与大众生活建立相关的联系,以使消费者消费触点能够达到。
广州市华南版权贸易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武东兴认为,所有老字号传承的核心是品牌文化、产品质量及产品的工艺、独特的服务。一方面老字号品牌应加大研发投入,注意知识产权确权,加强知识产权综合布局;另一方面老字号品牌可以利用IP授权为品牌赋能。此外,老字号品牌还应该通过司法审判、行政执法、争议仲裁、纠纷调解等各种渠道,加强知识产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