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兰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6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统计数据。从整体来看,不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全国70个大城市的房价呈全面涨幅回落趋势。
此次回落最主要的原因离不开楼市政策的再收紧。以6月单月来说,全国房地产调控政策次数高达46次,超过了5月份的41次。比如西安、广州、苏州、合肥等城市的楼市调控均在不断加码。而就今年上半年来看,全国房地产调控政策高达251次,创下历史纪录,相比2018年上半年房地产调控192次,同比上涨了31%。
对此,许多人也许会费解:如此密集的楼市调控政策,为何不是出现在 “高烧不退”的2016年、2017年,而是在楼市逐渐降温的2019年?
其实仔细梳理一下今年楼市调控令的出台情况就不难理解,这251项政策的发布折射出楼市正处在换挡期,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并不是调控的主阵地,而是更多覆盖到了二三线城市。这说明,房地产市场加速分化,冷热不均,各地政府并没有一拥而上选择“一刀切”的调控方式,而是因城施策,有意搭建“四梁八柱”的长效机制。
今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分化延续,一线城市在严格调控的背景下,土地市场和一二手房市场均呈现出量升价平态势;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热度提升过快,引发了调控从紧政策出台;三四五线城市房价虽保持上升,但土地市场及二手房交易整体热度已有所回落。
比如,以苏州楼市为代表的房地产市场呈急剧上升态势的10座城市遭到了住建部的“点名预警”,苏州最新出台的限售政策则给过快回升的市场来了一针降温剂,后期新房市场价格逐渐回落。杭州、合肥、西安、宁波、武汉、郑州、东莞等二线城市都成为楼市热点,随即出台的调控政策已经对房价上升起到一定遏制作用。
在“因城施策”的调控思路下,房地产市场正在进入新一轮调整周期,调控的松紧变换在二线城市体现得更为明显。今年出台的这251项楼市“调控令”,已不再是单纯的楼市限售、限购等政策,而是包含了人才住房、减税、住房补贴等各类与房地产有关的政策。业内专家预计,未来,楼市政策调控换挡仍将体现为从全国严控到 “因城施策”“因区施策”,调控的抓手将从房价层面向土地、限购、金融等多维度、纵深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