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汽车不应只是僵硬的机械,而应是同机器人一样,可以和人类沟通,为用户提供人性化出行服务——
5G+AI开启出行机器人时代
作者:倪敏
图片


    图:5G时代的来临,将让移动出行体验更加丰富。
■本报记者 倪敏
  在5G+AI加持下,未来的汽车将是什么模样?这或许是很多人关心、好奇的话题。
  5G时代的来临,为新变革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作为各种前瞻技术应用的最好场景,汽车也迎来了智能网联化发展的全新契机。仅仅将手机的功能和生态放到车内的“初级车联网”将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将是更加丰富、更加智慧的移动出行体验。
  7月15日,长城汽车发布GTO全域智慧生态战略,正式宣布携手生态合作伙伴,共建全域智慧生态,打造长城汽车全域在线(GTO:GreatWalTotalyOnline)、不断迭代升级的出行机器人,带给用户全生命周期的体验与服务。
  长城汽车技术中心副主任郭岩松表示,经过10年的发展,智能网联虽然在国内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5G、AI、V2X等技术备受推崇的今天,汽车行业依然处于功能驱动的时代,尚不能全场景理解、服务于用户需求,在人车关系和用户体验上无法与智能手机拉开差距。可以说,中国的智能网联汽车亟待一次跨越式变革。
  从最早的蓝牙连接、车载导航、影音娱乐,到现在的自动调节空调、自动泊车以及智能语音交互系统,传统功能车在逐步应用消化消费电子领域的技术,希望提升用户的行车体验。然而,传统功能车时代,车联网只是车辆的配置,车企在有限的成本中“挤出”联网、导航、信息娱乐等配置,功能的叠加未能和智能网联产生更多交集,用户体验并未发生质的改变。
  受制于技术更迭等多种因素,当用户途经网络欠佳区域时,会有很多功能因为没有网络服务而无法使用,或者因为网速较慢导致相应车机功能反应迟滞等;传统功能车上所搭载的处理器能力不足,影响到车机的开机速度、多媒体与导航的加载速度等……
  汽车依然是冷冰冰的以功能驱动为主的机械,无法像智能手机同功能机一样拉开实质性差距,人车关系和用户体验存在着巨大的提升空间。
  郭岩松认为,已诞生百年之久的汽车,不应仅仅停留在功能叠加的传统功能车阶段,而应是同机器人一样,可以和人类沟通、独立思考的移动终端,为用户提供更多人性化、精准的出行服务。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个出行机器还可以不断学习、自我进化。“它不是变形金刚,但在有了‘人格’后,它会成为用户的朋友、伙伴甚至是知己未来。”郭岩松介绍,长城汽车的出行机器人将具备AI生活、AI伙伴、AI出行三大产品功能。
  其中,AI生活凭借可变换的智能空间,实现用户随时随地多任务、多场景、多体验的向往;AI伙伴打造亲密在线伙伴,让出行机器人成为用户的驾驶助手、情感伴侣、出行秘书、生活助理,使人车关系得到升华;AI出行则将实现全域全时在线、车服务生态聚合,以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和体验,做到“感知你,主动参与你的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打造上述出行机器人的核心,还有赖于长城汽车全球领先的核心中台能力。目前,中台能力已成为汽车行业竞争的主战场。以往车企内部庞杂的后台数据和丰富的外部数据无法实现高效、合规合法的交互与融合,带来了用户留存率低、运营困难等种种问题,这也是现有的车联网功能无法与手机体验拉开差距,进而创造新商业模式的原因所在。
  为给用户提供真正的智能网联化服务,长城汽车将于2019年下半年上线全新的服务中台,并在2019年年内上线集团级的中台系统,不断为用户服务赋能。
  智能网联技术对传统功能汽车的革新,并非完全独立的存在,它是结合了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物联网的相关应用之后,与车辆结合而成的方便出行生活的一种应用方式。这也就意味着,仅凭车企的一己之力,难以实现智能网联技术的真正落地。
  为此,长城汽车还牵手互联网巨头腾讯、阿里、百度,分别正式签署生态合作协议,同时与中国三大通信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以及高科技公司华为和高通展开具体的生态合作,组建起汽车行业最强生态圈,共同推进智能网联汽车的场景化落地。
  除了以上8家企业,长城汽车还对全产业链条发出邀请,期待更多生态合作伙伴的加入,为出行机器人时代的来临构建产业链完整闭环。
  在积极构建整个出行机器人雏形与生态的同时,长城汽车还宣布,从2019年第三季度上市的新车,将实现全生命周期在线,最终达成打造出行机器人的目标。未来,长城汽车将陆续上市一系列搭载互联网生态的产品,并发布基于智能技术的家族技术品牌,进一步引领整个汽车行业智能网联汽车的真正落地。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6 版:车评台·选择】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5G+AI开启出行机器人时代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