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以及大数据产业的迅猛发展,使得消费者需求日趋多样化——
技术+沟通 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汽车生态圈
作者:吴博峰
图片


    图:2019中国汽车客户生态高峰论坛在京举办。
■本报记者 吴博峰 倪敏
  在以客户为中心的大数据时代,客户已经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谁拥有了客户,谁就能赢得市场,从而赢得利润。日前,由汽车与驾驶维修传媒和腾讯汽车联合主办的2019(首届)中国汽车客户生态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与会嘉宾围绕着客户生态建设开展的“数字化、智能化、共享化、用户生态、新零售、新互联、创新营销、用户大数据”等话题,就国内汽车产业客户生态建设展开了热烈讨论。
  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发生了诸多变化,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以及大数据产业的迅猛发展,使得消费者需求日趋多样化,越来越多的途径、渠道和平台成为车企与客户的触点。
  虽然以客户为中心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但是今天的客户消费观念日新月异,车企要追上客户的节奏,应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生态圈,抓住千人千面的需求,提供更新颖的产品和服务。
  北京现代客户服务室室长戚晓晖认为,在存量客户时代,市场已经从销售向消费者导向转变,未来粉丝价值将成为品牌的最高价值,将用户转化为粉丝,将保客体系转化为粉丝生态,是车企客户经营与价值管理的核心方向。
  据她介绍,北京现代通过客户访谈发现,客户虽然有享受生活便利性的需要,但更多的还是与车辆相关的售后服务产品的核心需求。因此,首先要丰富售后服务产品,再围绕客户需求去开发生活周边服务产品。很多产品通过北京现代搭建的线上O2O销售平台进行客户的触达。同时通过跟客户的沟通互动,开发一些个性化的服务产品、个性化的精品配件,来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而延保产品以及保养套餐等产品,会与金融产品打包,融合新车客户以及保有客户的需求,更多按照客户需求去定制。
  戚晓晖表示,北京现代去年推出了“四个一”的服务工程,包括一分钟接待、一小时快保、一刻钟响应以及一天内的快喷。通过“四个一”的工程,来提升效率、改善服务质量,提升客户服务质量。
  在移动互联和数据化时代,如何通过数字化技术支撑汽车大生态转型,从而成长为以客户为导向的新业务体系,并创造新的生态价值,成为越来越多车企研究的核心课题。
  浙江创邻科技创始人、CEO张晨认为,汽车行业已经逐渐步入智能营销新时代,如何依靠智能技术精准把握用户需求、精准进行广告投放、整合数据优化生产、为用户提供定制化服务平台,是当前车企需要关注的核心内容。
  随着新零售时代的到来,汽车的消费渠道及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因素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面对汽车互联网时代流量与销量的挑战,车企品牌需快速布局、抢占全渠道,充分利用垂直平台精准引流,并深入挖掘用户大数据。
  微车联合创始人、总裁李怡表示,因为有了社交媒体大量广泛的推广,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因素越来越碎片化,而消费者也越来越理性。现在能够触达消费者的方式,已经很难是某一个单一流量的通道,而是各种各样信息的孤岛。
  李怡分析认为,对现在的消费者而言,很难用单一的手段去影响其决策,从大流量渠道,到精准的媒体渠道,到互联网的弱社交、强社交的不同方式,到大V的口碑,身边老司机的口碑、数据化的口碑,开始有各种各样的方式都会影响消费者。
  新零售趋势下,车企的竞争已经走向存量市场的竞争,希望通过快速扩张来实现销售和服务的增长已经难以实现,领先一步的车企已经开始注重全客户生命周期的客户价值挖掘。
  爱驰汽车用户服务中心负责人熊炜指出,传统汽车的产业模型是主机厂设定产品的类型,然后找供应商供货,厂商生产、物流运输,做完以后给经销商。是完全以厂商主导的产品定义,由厂商定义有多少产量来定多少销量这样的一种模式,跟客户进行交互,这是一个线性的过程。
  现在的消费者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更加注重理性,更加多元,更注重品质。消费者开始逐步追求个性化、品类化、多元化、性价比。
  消费人群从以70后、80后为主,已经延伸到90后、00后这样一群人,这群人是在互联网基础上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在接受新鲜事物的时候整体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
  而随着用户习惯的变化,只要加上互联网一些新技术和新思维,就可以把一个线形模式变成一个围绕着客户来缩短整个路径的模式。在消费者和研发制造之间,在产品和渠道之间,只要通过数据来进行关联,就能够形成一个以用户为中心,以数据驱动的生态圈。
  当前汽车行业不断升级,客户需求更为多元化,完善客户体验,构建新的客户生态圈,除了多渠道沟通之外,更离不开技术的支持。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6 版:车评台·选择】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技术+沟通 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汽车生态圈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