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看重多媒体配置、自主品牌被更多潜在用户认可
消费者购车趋保守
作者:倪敏
图片
图片


    图一:意向购车者肯定会安装的十大配置
图二:意向购车者的购车原因
  本报讯 目前国内汽车市场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变革中,市场趋于饱和、产品竞争白热化,同时消费者需求也在发生变化。近日,J.D.Power2019中国新车购买意向研究(NVIS)显示,意向购车者的拥车意愿、购买动机、品牌喜好等都在逐渐转变。
  今年的新车购买意向研究(NVIS)显示,消费者在汽车消费上变得保守起来,他们的购车预算较去年收紧12%,降至21万元左右。而消费者的购买动机以弹性需求为主。
  在此项研究中,根据行为态度测试和背景资料数据,潜在汽车消费者被分为四类,分别是氪金爱车族、实用精细派、时尚个性派和理性保守派。
  其中,氪金爱车族,收入最高的群体(家庭月收入22837元),购车预算也最多(23.7万元)。有着相对更大的家庭(3.9人)。他们对价格不敏感,懂车爱车,养车时喜欢自己动手,偏爱国际汽车品牌,相对更可能选择豪华品牌,对新能源汽车的兴趣最低。
  实用精细派对前沿科技和流行时尚不十分感冒,讲究性价比。他们的汽车知识不丰富,只是把它作为一个普通产品来使用,偏好国际汽车品牌,对新能源汽车的兴趣最高。买车行为精细。
  时尚个性派虽然热衷高品质,但由于收入相对最低(家庭月收入17565元),会适当顾及价格,购车预算相对最低(19万元)。自主品牌在这个群体有更多的机会。
  理性保守派看待价格比较理性,对汽车金融的态度最为保守,选购汽车时最看重质量/耐久性。
  调查显示,随着消费者对配置的了解逐渐丰富且深入,“可选配置丰富”开始成为消费者购置车辆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配置丰富性在消费者购车因素中的重要性排名从第11位跃居至第6位。
  在众多配置之中,消费者需求最高的前三个配置均为多媒体配置,分别是车载导航/GPS、蓝牙/车载电话和车联网/车载Wi-Fi,这与其日常使用频率和可使用场景密切相关。
  对比J.D.Power2018新车质量研究(IQS)相关数据,车载导航、蓝牙/车载电话等高需求多媒体配置的实际装配率已达到用户期望。然而车联网、盲区检测、夜视系统、自动泊车等门热配置的实际装配率与消费者的期望仍有一定差距。
  消费者对配置的需求通常随预算的增加而提升。研究显示,当消费者的购车预算超过10万元时,对配置的期望就会明显提高,但这个预算范围很难覆盖大多数配置或者某些高端配置。因此主机厂需要根据消费者的实际需求率在产品线上合理配置或提供定制化服务,以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
  研究表明,自主品牌以四成的潜在购车者份额跃居各车系首位,且大部分自主品牌的潜在购车者份额均有不同程度上升。自主品牌虽然在质量、性能、安全性上与其他车系品牌仍有差距,但它们在造型、设计、产品体验等方面有自己的优势。由于自主品牌数量众多,系内竞争十分激烈。
  品牌形象方面,部分新势力车企虽然初步建立起了智能、前瞻的品牌形象,但由于品牌建立起步较晚,总体上品牌形象还不够清晰,差异化尚不明显。
  新能源汽车尚未成为新的市场支柱,首选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不足一成。但它应对市场需求的基础功能是成熟的。随着消费者对其了解的加深,新能源汽车仍有巨大的潜力可挖掘。
  研究显示,半数消费者的主要用车目的为市区的短途通勤,且比例在不断攀升,这是新能源汽车能够覆盖并且具备成本优势的使用场景。因此,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里程焦虑也在逐渐降低,研究显示,意向购车者对“续航里程不足”的顾虑从去年的42%下降至今年的33%。
  但是,当前一系列电动车安全事故使得消费者对产品的可靠性产生了置疑,担心“电池技术不够成熟”和“产品质量不可靠”的受访意向车主分别增至今年的 42%(+9%)和30%(+8%)。
  受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预期的影响,补贴不再是新能源汽车需求者的主要关注点。因此,对于企业是新的考验,如何提升消费者信心,解决消费者痛点,才是车企需要解决的问题。(倪敏)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6 版:车评台·选择】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消费者购车趋保守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