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电商平台加码直播业务
作者:蓝鲸


      近段时间,电商直播领域热闹非凡。短短数十日内,京东、淘宝、蘑菇街、网易考拉等主流电商平台就纷纷向外界展示各自对直播业务的最新布局。
  作为早已布局直播业务的平台,京东宣布至少投入10亿元资源推出红人孵化计划,邀请知名MCN机构参与其中;淘宝直播则在启动“启明星计划”不到半年后,对外公布该平台有超过100位明星入驻,并力推“播代言”模式;蘑菇街紧接着发布“直播双百计划”,预期年内孵化100个千万级电商主播。
  此前,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早已发力直播带货,并培养出一批带货达人。眼下电商平台为了获取更新更大的流量入口,在直播业务中各有筹谋。那么,直播带货究竟有何魔力?在电商巨头与直播平台盘踞之下,未来直播带货的格局又将如何重整?
  其实,自从直播在2016年全面爆发以来,这种较为新颖的内容形式便被视为商业化的良好载体,催生出“直播电商”的垂直赛道。与此同时,国内电商平台也看中直播的带货能力,并由此衍生出“电商直播”这一新的营销模式。
  在电商领域,淘宝和蘑菇街是最早涉足直播业务的平台,二者的直播板块均于2016年3月上线,试图探索网红直播的变现方式。当时,淘宝直播的首批主播大多由淘女郎转化而来,相当于在淘宝生态体系内部自我孵化;而蘑菇街凭借此前积累的MCN优势,其直播业务也得以快速成长,并屡次在大促期间“打头阵”。京东作为另一电商巨头自然也不甘示弱,京东直播于半年后悄然上线,以求赶在当年的“双11”大促之前分食更多的直播流量资源。
  从营销效果来看,直播的引流和转化效果几乎是肉眼可见。QuestMo-bile发布的《2019年6·18电商大报告》显示,直播网购用户群体的人均使用时长和次数均高于移动电商全网大盘数据,其中有接近八成的直播网购用户消费能力处于中高水平。
  艾媒咨询CEO张毅表示,今年电商领域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随着获客成本的提升,平台利用直播技术或能力做补充、引流和产品解说。当前,直播业务俨然已成为电商平台的标配。
  值得注意的是,当电商平台在直播赛道上越走越顺时,直播平台们也苦于变现压力和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纷纷考虑通过接入电商业务,以加速流量变现的进程。
  不难看出,直播平台的电商之路离不开电商平台的辅助,但二者在直播带货这条赛道上不可避免地形成竞争关系。近期,电商平台集中对直播业务做出最新调整,被视为改写直播带货格局的举动。
  “在直播平台中卖货的模式更像原来的微商,最大的挑战是商品的品质得不到更好的保障。”张毅指出,“与直播平台相比,电商平台有更完善的审核机制、担保机制,以及对品牌及产品的背书。对消费者而言,他们会更倾向于在有保证和背书的平台购买商品,这种需求肯定比直接在直播平台买要强。未来整个直播带货的格局会更倾向于电商+直播,毕竟这个模式的法律风险和道德风险相对来说都更低。” (蓝鲸)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4 版:网购】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电商平台加码直播业务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