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市场监管人员发放保健食品宣传资料。
图二:市场监管人员进校园开展保健食品知识宣传。
■本报记者 王文郁
自今年7月以来,辽宁省鞍山市市场监管局围绕“进社区、进乡村、进网络、进校园、进商超”(以下简称“五进”)开展保健食品专项科普宣传活动,截至9月11日,全市共组织现场宣传154场(次),其中进社区28次,进乡村70次,进网络3次,进校园30次,进商超23次;在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发布信息(报道)21次,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宣传资料12000份(册),举办科普、警示教育讲座11次等,实现保健食品“五进”宣传活动取得扎实成效。
鞍山市市场监管局对部署开展保健食品“五进”专项宣传活动高度重视,根据市场监管总局和辽宁省市场监管局的工作要求,于7月5日及时下发了《鞍山市保健食品“五进”专项科普宣传活动方案》,进行科学部署,并周密策划宣传内容,精心选择宣传场地,使受众能够更好地接受科普知识,进一步增强公众对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行为的防范意识和辨识能力,从而引导百姓科学理性消费。
百姓对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更易于接受,鞍山市市场监管局抓住这一特点,在进社区和进乡村时,通过播放科普电影、开展培训和咨询讲座的形式,进行保健食品科普宣传。鞍山市铁东区、铁西区以社区、公园和农贸大厅等老年人活动密集地为重点,向老年消费者发放宣传资料、发布消费警示、公布举报投诉电话,提醒老年消费者提高警惕。高新区、海城市、台安县、岫岩县借助村、社区食品安全协管员力量开展群众性宣传,把食品、保健食品知识及欺诈、虚假宣传警示案例宣传展板放置在村、社区进行巡展,以路边商铺电子屏为载体,以条幅、挂图、宣传口号等形式在社区广场、村委会、文化公园等地开展各类宣传活动。
同时,鞍山市场监管部门充分发挥村(社区)食品安全宣传站的作用,播放微电影《较量》,吸引近万人观看。千山区、经开区各镇和街道依托社区居民活动中心,开展现场咨询、播放保健品防骗宣传视频、现场讲座等活动。特别是通过各社区、居委会、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进行调查摸底,掌握一批经常参与保健食品会销讲座的老年人群体,让这些老年人来参加由市场监管部门组织的保健类产品消费防骗讲座,通过发放防骗小知识手册、防骗知识讲座、播放保健类产品消费欺诈视频,动员曾经受骗上当的老年人进行“现身说法”,达到了良好的宣传警示效果。
为了做好保健食品科普宣传进校园工作,鞍山市市场监管局将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作为重点,特别在“食品安全建设年”宣传活动中,结合食品保健品欺诈与虚假宣传内容,在全市学校及教育机构的工作会议、工作微信群中开展宣传,印制发放“给家长的一封信”10万份。在全市多个学校开展食品、保健食品安全知识和防骗科普宣传活动,学生们踊跃参与,通过小手牵大手形式,将在活动中学习到的知识回家传递给家中的老人,传递到家长手里。
商场、超市人流密集,是开展科普宣传的好场所。鞍山市食安办、市场监管局组织执法人员在大润发、新玛特、佳泰乐等大型超市和景子街等大型商业街,宣传普及防范食品保健品欺诈与虚假宣传知识,引发市民对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的高度关注。
在网络经济已经成为主流消费的大形势下,鞍山市食安办、市场监管局还通过官方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发布食品保健食品知识科普文章和消费警示,进一步扩大宣传范围,提高市民群众对食品、保健食品的认知水平,积极引导正确的食品保健食品消费观。
鞍山市市场监管局表示,前期保健食品“五进”宣传活动已经取得了实效,下一步还将加大日常巡查力度,严厉打击虚假宣传和欺诈消费者行为,持续深入开展保健食品“五进”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