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曾经:自行车是国人结婚“三大件”之一。
图二、三:如今:轿车已进入普通家庭,共享出行成为时尚。
上世纪80年代,街头如潮水般的自行车曾经给来中国旅游的外国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并将我国称为“自行车王国”。那时候,自行车是人们主要的交通工具。再往前追溯,在上世纪70年代,自行车还曾荣登包括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在内的“结婚三大件”榜单。
当时这些东西都是凭票供应,一般人家即使有钱也很难买到。“当年我的工资每月才35块钱,为了买一辆157块钱的永久牌自行车足足攒了一年呢。”李大妈告诉记者,自行车买回家还要进行一番精心打扮,车座要罩上带穗的套子,车梁用布或彩纸裹起来。车子被擦得锃亮,车铃铛摇起来留下一路“叮呤呤”的脆响,引来一片羡慕的目光。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经济开始腾飞,逐渐富裕起来的人们开始向机械和能源借力。马达轰鸣的摩托车和黄色的“面的”成了人们对那时最深刻的出行回忆。
进入新世纪,虽然地上地下的公共交通日益四通八达,但是买一辆更好些的轿车,仍然被列入不少家庭的重大消费计划。城市街头,汽车的数量迅速增加,汽车的品牌、外形和色彩也日渐丰富。与此同时,驱动汽车的能源也开始多种多样,新能源车也成为了城市街头的流动风景。
交通的拥堵也给共享出行行业提供了生长的土壤。2017年被人们称为“共享出行元年”。共享单车和共享汽车的出现,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全新的解决方案。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共享出行经济规模已达247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