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缺少安全标准存隐患
多地玻璃栈道被按下暂停键
作者:孟刚
图片


    ■本报记者 孟刚
  近年来,全国带有玻璃栈道景观的景点成为众多游客们的“打卡”胜地。不过,近期,河北、湖北、江西、福建等地一些不规范的玻璃栈道项目被责令停业。为什么这些曾经的热门旅游项目,如今却面临关停境地呢?
叫停多地项目
  河北石家庄的侯女士近日到近郊的某景区,发现游客跟往常周末相比少了很多,一问才知道,原来是景区内的玻璃栈桥正在检修。实际上,多地玻璃桥景区都挂上了“正在维修”的牌子,实则是被有关部门按下了“暂停键”。
  如仅河北一省,24家景区的32座玻璃桥类项目已全部停运,其中还包括曾因“世界最长玻璃吊桥”而爆红的石家庄红崖谷。该项目于2017年12月投入运营,吸引了大批的游客。
  事实上,从2017年开始,国家主管部门和各地方就开始对旅游景区的高风险项目进行管控。2019年初,文化和旅游部发布通知,要求各地相关部门对辖区内A级旅游景区玻璃栈道项目建设、运营情况开展摸底调查,并进行安全技术检测和风险评估。
  之后,各地文旅厅展开行动,许多玻璃栈道项目被责令停业。不仅是河北,目前,在黑龙江、湖北、湖南、江西、广东、福建等地,许多不规范的玻璃栈道项目也被责令停业。
安全隐患猛增
  玻璃栈道2007年诞生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U形观光台,2016年,张家界修建了国内第一个玻璃栈道,随后,国内各地众多的景区跟风建设。据中国旅游IP产业联盟的统计,目前全国玻璃桥有2300个左右,走玻璃栈道也成为短视频网红。
  悬空、透明,游客站在玻璃栈道上都会深感刺激。记者从北京平谷、密云一些安装了玻璃栈道的景区获悉,玻璃栈道多为单向通行,有人数限制。游客不得长时间在栈道上逗留;由于建造材质特殊,栈道上禁止用硬物砸划;一般禁止穿高跟鞋者上栈道。同时,对于高血压、心脏病、恐高症及醉酒人员禁止进入,儿童需家长陪同。
  不过,伴随着数量的增长,更高、更险、更刺激的玻璃栈道不断在各地涌现,类型也从刚开始的纯玻璃栈道到3D玻璃栈道再到5D带音乐玻璃栈道。
  数量猛增,更高、更险、更刺激,带来的安全隐患也猛增。如河南云台山、陕西南宫山的玻璃栈道均曾出现裂纹,张家界天门山玻璃栈道曾发生岩石坠落,造成游客粉碎性骨折。此外,2017年,多名游客在湖北木兰胜天景区自山顶沿玻璃栈道下滑游玩时发生事故,造成一死三伤的惨剧。
  玻璃栈道的“卖点”之一在于惊险刺激,可一旦在建设、管理等环节出现疏漏,就有可能造成安全隐患。中国旅游研究院博士战冬梅认为,一些地方的玻璃栈道项目之所以停运,是相关部门出于安全因素考虑。“玻璃栈道的建设和管理存在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部分项目的确存在安全问题。”
  如许多景点扎堆跟风修建的玻璃栈道,缺乏良好规划,设置在一些并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地方。而在建造过程中,又有景区节约成本,施工质量不过关。此外,景点运营过程中的管理也存在漏洞,比如,部分游客为追求刺激,不遵守景区规定,用力用脚跺、踩玻璃栈道,甚至用物品敲砸玻璃。这些都是潜在的隐患。
呼唤安全标准
  类似的安全隐患近年来频有发生,市场和行业都在呼唤更强有力的监管。
  不过,记者多方了解到,玻璃栈道整改风暴的背后,是玻璃栈道安全检测国家标准的缺位,其建设标准普遍是执行企业标准。另外,谁来为玻璃栈道安全性负责也是一个问题。在国家层面未对此类项目明确监管标准和监管主体的情况下,各地多选择按下“暂停键”。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家有关部门以及北京、广西等地都对玻璃栈道等高风险类项目建设和运营做出限制,如北京早已暂停了相关项目的审批。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方面表示,玻璃栈道建设问题涉及建委、规划、勘测、园林等多个部门。虽然景区内其他建筑的监管主体是明确的,但景区里建设的玻璃栈道、玻璃观景平台尚属新生事物,监管主体并不明确,也缺乏统一建设运行管理标准。这种情况在其他省份也存在。
  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会长王凤武表示:“据我们了解,没有一个省份明确应由哪个部门主管玻璃栈道的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和后期运营管理。”
  多位景区负责人、景区协会领导和玻璃栈道建设企业均表示,他们都希望国家能尽快出台相关建设标准,明确监管主体。业界呼吁,只有以明确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玻璃栈道景区经营者的开发行为和游客的个人行为,加之规范安全的监管,才能够消除玻璃栈道的安全隐患。
  记者了解到,2018年8月1日,由河北省住建厅、旅发会、安监局等共同组织制定的《景区人行玻璃悬索桥与玻璃栈道技术标准》正式出台。不过当年9月29日,上述组织制定标准的多个部门再次联合下发通知,称有专家对标准提出了修改建议,将组织主编单位按专家建议对标准进行“局部修订”,原标准暂停实施。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研究所所长徐雷告诉记者,玻璃栈道往往建在险峻处,一旦人流太多,负荷过于集中,很可能带来使用寿命的问题。因此呼吁尽快出台建设、使用和维护管理的规则和标准,让“敏感的设施”有规范可循。
  据了解,今年8月,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已成立了栈道游步道专业委员会,主要工作就是尽快制定一项关于玻璃栈道类项目的建设标准,标准制定完成后将会提供给国家有关部门作参考,以期能推动国家尽快出台相关标准。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4 版:休闲】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多地玻璃栈道被按下暂停键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