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执法人员正在检查学生文具。
■本报记者 孟刚
儿童和学生用品质量安全关系到孩子们身心健康,关系到家庭幸福,关系到社会和谐。按照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开展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工作的要求和部署,严守儿童和学生用品质量安全底线,贵州省市场监管局于今年4月至10月,在全省开展了为期8个月的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并取得实效。
一是结合实际,周密安排部署。
根据贵州省儿童和学生用品生产企业数量及分布情况,结合实际制发了《贵州省市场监管局2019年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重点、工作措施,对守护行动工作作出了具体安排。贵州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高度重视此次守护行动工作,切实加强领导,认真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围绕总局工作方案和省局实施方案明确的整治重点,周密安排部署,采取有力措施,迅速开展工作,确保此次守护行动在贵州省取得实效。贵州省十个市级市场监管局和两个省管县市场监管局,均按照要求结合实际制定了工作方案。
二是摸清底数,实施监督抽查。
按照《实施方案》的安排部署,开展摸底调查,将儿童玩具、学生文具、校服、校园跑道等4类产品作为监管重点,完成了对79家生产企业的摸底调查工作,重点检测甲醛、pH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等安全性能指标。同时,严把进入学校的絮棉制品质量关,加强质量监测,防止“黑心棉”絮棉制品进入学校。守护行动开展以来,共安排监督抽查儿童玩具106批次、学生文具178批次、校服108批次、校园跑道原材料1批次。
三是两域并治,强化监督检查。
在生产领域,督促79家校服、儿童玩具、学生用品、校园跑道原材料生产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从原料把关、生产工艺、出厂检验等环节进一步强化质量管理意识,提升质量管理能力;在流通领域,积极开展校园周边商超等经营领域专项治理,以“三无”产品、标识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产品、危险玩具、属于CCC认证目录但未认证的产品、“黑心棉”絮棉制品等产品为重点开展检查工作,严禁销售假冒伪劣产品。
四是多措并举,积极开展宣传。
除了利用传统媒体及网络媒体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外,一些市、州市场监管部门如安顺市、毕节市、铜仁市等,开展了消费品质量安全“进校园”“进社区”“进乡镇”宣传教育活动,提升消费者的安全防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