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本报记者在首届世界5G大会上体验——
黑科技带来的智能生活
作者:李燕京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报记者 李燕京 文/摄
  5G标准必要专利数量全球第一、已开通5G基站11.3万个、5G套餐签约用户达87万户……在经历了“2G跟随、3G突破、4G同步”之后,如今我国正迎来“5G引领”的历史性跨越。
  日前,全球第一个以推动5G发展为主题的国际性会议——首届世界5G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幕。记者在大会的展览现场亲身体验了围绕5G实现的各种创新应用:“智慧城市智生活”“智慧交通享出行”“智慧医疗更健康”……一个个应用新场景让人仿佛置身于科幻大片中。
远程影像交流无障碍
  在华为展台,一场AR演唱会引来了不少观众排队体验。记者看到,展台上大屏幕中的明星在演唱《TakeMeHome,CountryRoads》,而屏幕外的现场立着一个高高的话筒,一位观众正在对着话筒演唱。奇妙的是,在话筒前唱歌的观众,其身影可以“钻”进大屏幕明星演出的画面当中,观众与明星的声音可以合为一体,同台飙歌。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说,利用5G技术,可以将不同地点的人们合成在一起,实现同步交流、合作。这项技术将来可以应用于远程会议、医疗会诊、远程教育,也可以应用于娱乐等多种场景。
  记者看到,展会上基于远程影像交流的应用是比较多的。比如在展会现场,中央音乐学院利用远程教学系统,老师在会场就给学校的同学们上了一堂听得见、看得着、如同身临学生之中的古筝课。而这些应用的开发,让距离不再是人们相见、相处、相互交流的障碍。
无人车时刻防御黑客
  无人车上路给出行带来了便利,但新的“危险”也随之而来。在奇安信展台的一辆无人车前,装扮成黑客的工作人员通过一个平板电脑就能远程控制车内的方向盘、灯光与车门开关。这着实让人吃惊:我们的手机、邮件被攻击,引发的可能仅是信息泄漏,而一旦道路上的无人车被攻击,带来的将是生命危险。
  记者在无人驾驶车辆控制屏幕上看到,车辆的所有信息在屏幕上都有展示,就在这辆车即将受到攻击的时候,另一位工作人员依据屏幕显示,迅速做出判断,成功防御了黑客的袭击。工作人员表示:“黑客攻击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而安全大脑可以在这段时间内,在可视化平台上看到汽车可能遭受到什么攻击、攻击的路径是什么,从而编写安全策略,推送到全网车辆上,形成防御功能。”
  在奇安信展区,记者还从黑客攻击的视角近距离体验了工业机器人被攻击、AI换脸、窃取NFC隐私信息、手机远程窃听偷拍、智能门锁被破解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网络风险场景。“没有安全就没有5G的可持续发展,多种接入方式、多种设备形态、多样化的应用场景,都对5G网络和信息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表示。
  因此,本届大会上,5G网络安全成为热词。各种可以时刻防御黑客侵袭的解决方案也成为了本届大会上的重要展品。
远程驾驶让神话变现实
  在5G远程驾驶体验区的大屏幕上,可以看到一辆正在展会附近行驶的汽车。参观者坐进体验仓,通过5G技术操控系统,就可以远程操控车辆。未来,这样的技术将应用于公交车发生故障时的应急救援。不仅如此,无论是取代代驾还是取代煤矿工人下井,5G远程驾驶都能起到保障安全的作用。
  因为5G的传输速度极快,因此远程时时操控成为了一个应用热点。记者在展会现场看到,一台汽车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可以被远隔千里之外的监控中心时时监测,一旦出现问题,监控中心第一时间就能知道,并且可以实施远程故障判断,并出具维修方案。
  有了5G,千里眼、顺风耳都再不是神话,而变成了现实。
无人驾驶助你摆脱“路怒症”
  “无人车上路已不是新鲜事,但我们希望它不要急于上路‘耍酷’,因为在这之前,它要有让人足够放心的反应能力。”在腾讯展台上,一台汽车正自己摆动方向盘,而它的前面是一个播放实时路况的大屏幕。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一套在整合了大数据、云平台、深度学习等技术优势后打造的虚实结合的仿真系统。在5G技术下,车辆可以通过这种方式置身于实时路况之中,安全地进行驾驶学习和测试。
  无人驾驶也是展会上的热门应用,记者不但看到了多家企业都推出的无人驾驶解决方案,还看到了公交系统无人驾驶解决方案。未来,驾驶任务降落到了人工智能的身上,“路怒族”也许就会消失了。
物流机器人耳聪目也明
  在一个展台上,记者看到一些机器人正在不停地搬运着地上的箱子。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机器人都是搬运机器人,它们在5G系统下可以精准地搬运箱子,没电的时候还可以自行到充电点充电。
  而在展馆一个旋转的高台上,有一辆全白色的物流机器人。该机器人名为L4级别无人传站货车,有3.5米长,能装载1吨以上的货物,是负责把货物从仓库运到配送站的“运输达人”。
  据介绍,5G技术可以让配送机器人把大量的数据实时传送到后台,用于更精准地测试和人工智能决策。这就好比人类在通过眼睛和耳朵接收大量数据后,大脑就可以及时应对、处理,如同看到车就知道要避让,听到“救命”就想过去支援。5G就是这样让物流机器人变得“耳聪目明”的。
虚拟现实治疗真实病人
  记者在大会现场了解到,如今,虚拟现实已经被用于医疗。在依图医疗展台的屏幕上,记者看到有一个人体器官的三维虚拟现实图像,工作人员戴上虚拟现实的眼镜,用手在空中抓取、点击之后就可以将屏幕上虚拟的器官挪开,找到隐藏在器官之间不易被看到的病灶。据展台工作人员介绍,这个立体虚拟图像是通过机器读取核磁共振或CT片子制作而成的,它可以让专家远程诊断、标记病灶,制定手术、治疗方案。
  记者了解到,基于5G网络的智慧医疗不仅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而且已经进入到医院并应用于临床。依图医疗有关人士介绍说:“现在我们诊断肺癌的设备已经在20多家医院临床使用,机器已经学习了100多万个病例,诊断正确率可以与最有经验的医生媲美。”
机械臂隔空取物很轻松
  武侠小说中有一种神奇的功夫——隔空取物。不过随着科技的进步,隔空取物已不再是难题,特别是在5G技术的加持下,人们可以通过感应技术让机械臂完成一系列隔空取物动作。
  在展会现场,记者就看到这样一只神奇的机械臂。为了展现它的与众不同,参展商在其周围放置了不少饮料瓶,展示期间,引来不少观众驻足参与。其中一位参观者在机械臂的前方挥动手臂做动作,机械臂便跟着参观者的动作运动起来,随后一瓶饮料便轻轻松松地被拿了起来。
  据介绍,这是通过5G技术,将传感器与机械手臂相连接,从而让机械手臂能够实时模拟人的手部动作,以实现隔空取物的目的。它可以实现远程协作,比如医生们可远程协作共同完成一台手术等。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4 版:网络】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黑科技带来的智能生活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