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武晓莉
“5G这只蝴蝶已经扇动了它的翅膀。”在此前举办的2019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说。经过多年的发展,人们的基本通信需求已经得到满足,现在正向更高水平、更丰富多彩的信息消费升级。5G等信息技术将深刻改变办公、居家、出行等工作生活方式。5G时代,用户对流量的需求将会进一步放大,服务品质化、多元化、个性化的美好数字生活的愿景被激发出来,全民5G时代即将来临。
杀手级应用已现雏形
在亚信科技的展台前,很多人在排队。这里的AI(人工智能)预“颜”应用,可以展现超时空的你。站在指定位置拍一张照片,AI就可以通过算法测算出你的年龄,并且穿越时空给出童年、青年、中年、老年的照片,还可以现场打印成照片。
这种技术的呈现绝不仅仅是游戏。据技术人员介绍,如果AI能够准确推演出童年容颜或者现在乃至老年样貌,就可以用在寻找失踪人员的工作中,价值巨大。
任何一个通信时代都需要杀手级应用来激发,如果说电话振铃等候时的彩铃是3G、4G时代的普及业务的话,那么视频彩铃正在成为5G时代的杀手级业务。5G技术高容量、低时延的特点,可以让声音彩铃变成视频的。5G超高清视频彩铃正式推出新功能:彩振合一、屏上实时互动,主叫与被叫用户能同时体验到高清视频,更能实时点赞互动,还可以把屏幕分享到朋友圈。
在此次展会上,记者看到用户使用视频彩铃业务,其主呼手机在使用中有分享和点赞功能,而被叫手机则会产生心形气泡。这不仅为用户提供了个性化服务,还增添了不少趣味。
“这会成为一个5G的全球杀手级应用。”咪咕公司副总经理颜中伟说,“视频彩铃打破了传统短视频的观看模式,相当于改变了整个短视频的商业模式,短视频的春天将再一次激发。目前每天的活跃短视频数量大约有七八亿,没有哪个APP的日活超过这个数。”
记者在现场看到,全新上线的咪咕圈圈“啾咪”(新拍法)支持AR合拍、实时合拍、AI捏脸、动画DIY等多种新应用。面向个人领域的4K、8K超高清全流程已经形成,创新推出的 AI云剪、多屏多视角等黑科技,全面保障超高清业务的推广落地。
云端机器人为您服务
在3G、4G时代,科技类展会现场都少不了机器人。不过,5G+云端将让机器人走入寻常生活。
在达闼科技展台,一款外形清秀的机器人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引众人驻足。稀罕的是,它的舞姿完全没有机器的滞重,而是仿佛有情感般地优雅流畅。不过,当记者把视频发到朋友圈时,有人说:“光跳舞好看有啥用。”
“把体积是人类大脑100万倍的机器大脑放在云端,然后通过安全高性能网络连接到一个阿凡达身体上。”达闼创始人黄晓庆说,“云端智能机器人架构是达闼科技的创新。”
只有基于5G,这个云端+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架构才能“从此与众不同”。据现场技术人员介绍,该架构由云端大脑、网络神经、机器人控制器和机器人本体组成,可以支持大量机器人高效地运行。如果说过去的机器人脑子比较简单,无法真正有效完成复杂精细的工作的话,那么云端大脑则提供了机器人所需要的智能视觉、智能听觉和智能行动等AI能力。通过遍布全球的基于5G安全高速的网络神经,这些云端的能力被传输到远端的机器人控制器和各种各样的服务型机器人、智能设备本体上,迎宾、安保、清洁和售货等海量功能就能真正变为现实。目前,云端智能机器人服务正为零售、医疗、地产、公共事业、智慧城市、健康颐养及其他各垂直应用领域客户提供服务。
“它的舞姿是和一位著名的舞蹈家学习的。”现场技术人员介绍说,“这里面有很高的科技含量。仅一个云端大脑就能实现百万级机器人的同时运营。它将视觉处理、自然语言处理、机器人运动控制和虚拟现实等技术集成在云端,利用深度学习、强化学习和迁移学习技术,通过虚拟平行智能平台及多模态AI能力,让机器人的智能快速向人类智能汇集。”
5G的未知远大于已知
4G的不断发展,既带动了网络设备、终端、芯片、仪表等通信制造业和软件服务业实现群体性突破,又促进了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移动互联网服务的广泛应用。5G又会带给我们什么呢?“5G的未知远大于已知。”杨杰说。
移动云、5G交通、5G医疗、智慧城市、物联网,5G技术将为大众消费带来“范式变迁”,美好数字生活已成为人们的普遍需求。特别是80后、90后等数字原住民正逐步成为信息消费主流人群,他们更有意愿追求品质化、多元化、个性化的美好数字生活。
从展会现场不难看出,5G正在催生虚拟办公、全屋智能、无人驾驶等新型智能化应用。而这一切将进一步丰富消费场景、激发消费潜能,促进信息通信服务从规模经营向价值经营加速转变,逐步实现引领需求、创造需求。
此次大会释放了5G产业链各方服务大众,促进信息消费体验升级的强烈信号。因为产业链各方都意识到,顺应用户信息消费需求变化,创新推广具有移动特色的5G应用,才能让广大用户在共享5G发展成果上拥有更多获得感。
虽然说5G的主要应用将出现在行业场景,但个人用户也将通过丰富的产品和服务,品尝5G的果实。中国移动副总裁简勤表示,光有5G网络还不够,还需要各行各业的积极参与。5G是个放大器,参与方越多,“乘数效应”就越大。
在消费端,以运营商为主导的乘数效应,将从如下方面实现:丰富业务权益,聚焦4K直播、在线音乐、VR/AR、旅游出行、电子商务等领域,打造优质权益“强磁场”,加强金融、合约、会员等权益合作和联合运营,规模推广“连接+应用+权益”融合产品;丰富产品形态,升级“5G+极光宽带”双千兆产品,深化大屏运营,推广和家亲、AI交互、家庭云等智能应用,打造智慧安防、家中看护、环境监测等一体化解决方案;丰富商业模式,根据业务、服务、用户等不同属性,开放速率、时延、连接等5G网络差异化服务能力,提供分层分级的网络保障,促进创新应用的商业变现。“5G需要产业链上下游积极发挥各自优势,协同创新、合力攻坚,共同加快标准、技术、产业成熟的步伐,降低建设运营成本、完善应用场景、创新商业模式。”杨杰说,“只有这样,才能充分释放5G的无限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