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车企抗疫进行时
作者:吴博峰
图片


    图:多家车企加班生产的负压救护车顺利交付。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吴博峰
  自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出现以来,身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的汽车产业加入全民防疫阵营之中,尽各自所能为抗击疫情出资出力。各大车企通过捐款、捐赠医疗物资等方式,为抗疫一线提供支援。
  截至记者发稿,已有50余家车企出手相助,汽车行业累计捐款捐物超过11亿元。
现金援助是主流
  武汉,是中国汽车工业重要发展阵地,也是东风集团大本营所在地。作为受疫情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东风集团已两次通过向武汉市慈善总会捐款、捐赠车辆等形式,援助武汉超4200万元。
  吉利控股、东风汽车集团、一汽集团、现代汽车集团、比亚迪、奇瑞控股、梅赛德斯-奔驰&北京奔驰共7家车企捐赠人民币金额均达到1000万元以上。此外,捷豹路虎、广汽集团、通用汽车、东风小康等多家主流车企捐赠金额达到500万元及以上。
  在本次抗疫过程中,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新势力车企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1月28日,小鹏汽车向武汉、广州等地的医疗机构捐赠价值人民币300万元现金、车辆与医疗物资。截至目前,小鹏汽车已向武汉定点收治医院的广东援汉医疗队交付两辆小鹏G3,向广州市红十字会捐赠五辆小鹏G3。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几乎国内所有新势力车企现在主要依靠融资的方式支撑企业发展,目前还没有一家可以实现盈利。本次新势力车企抗击疫情的表现尤为可贵。
应援物资解燃眉之急
  眼下,疫情防控已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各种供抗疫一线物资短缺。
  针对这种情况,不少汽车领域企业开始定向捐赠医疗物资,对接一线医院需求。1月28日,现代汽车集团从韩国采购了价值500万元人民币的防护服、口罩及护目镜等物资,并以最快的方式运送至武汉;1月29日,威马汽车向湖北黄冈捐赠400万元物资,包括口罩在内的医护用品、防疫工作用车以及现金款项等,此前紧急采购的首批N95医用防护口罩也已发往黄冈。
  1月31日,沃尔沃汽车向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以及部分上海市三甲医院捐赠价值1000万元人民币的医疗应急物资和医疗设备。
  此后,福特中国、博世中国、蔚来汽车等纷纷向武汉捐赠各种医疗物资,通过武汉车友会送达武汉慈善总会。
  与此同时,一些车企加紧生产负压救护车以及提供新建医院的基建用车。
  2月3日,18辆加紧赶制的全顺负压监护型救护车,从南昌江铃股份小蓝工厂奔赴武汉的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疫情防控第一线;当天,上汽大通60台负压式救护车也已经发往武汉;据悉,2月20日,华晨汽车也将投入30台专用救护车开赴抗疫前线。
  与普通救护车不同的是,负压救护车整体装配工艺较普通救护车更为严格,属于特殊的医疗装备,能够有效阻隔病毒、防控疫情。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付炳峰认为,众多车企加班加点生产车辆,投入到抗击疫情的战斗中,表现出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让出行更有温度
  “让出行更有温度”是国内所有出行平台企业的目标。此时,当部分城市因防止疫情扩散交通停摆,不少企业通过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
  目前,武汉公共交通系统相继停运。T3出行、东风出行、神州租车等众多科技出行平台先后成立应急防控保障车队,为武汉居民提供免费出行保障。
  1月25日,神州租车宣布向参加武汉医疗救援的机构和媒体无偿提供用车服务;1月28日,长城旗下欧拉出行成立抗击疫情应急保障车队,与交通主管部门和运输管理机构建立即时沟通渠道,司机们24小时随时待命,为医护人员提供交通服务。1月30日,北汽新能源轻享出行在全国20个主要运营城市,为一线医护和救援人员以及参与疫情报道的媒体工作者提供无偿用车服务,为有用车需求的医疗救助机构和媒体工作者提供1个月以上服务用车……
  半个月来,汽车企业正以各自方式为抗击疫情助力,大家的目标都只有一个——赢得这场抗击疫情的战斗总胜利。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4 版:抗击疫情·特别关注】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车企抗疫进行时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