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仍在蔓延。如何保证车内环境健康安全,成为车主关心的话题——
■本报记者 吴博峰 文/摄
“你知道如何给自家车辆消毒吗?”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却让不少车主犯难。
今年春节,突然而至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令人多少有些措手不及。面对疫情发展,勤洗手、多通风、讲卫生……如今,用良好习惯守护健康仍是安稳度过疫情期的最有效防疫手段。
随着春节之后各大企业陆续开工,为保证安全,人们驾乘私家车上下班。在做好个人防护外,消费者也开始考虑为车辆进行消毒,以保护驾乘者出行安全。
一时间,网络上、朋友圈里流传着各种给车辆消毒的妙招。那么,究竟哪些方法才更科学有效呢?
用消毒液给车身消毒不可取
科学预防是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方式。由于汽车活动半径范围较大,若在不经意间接触到病毒,很容易危及人们身体健康。
记者发现,网络上广泛流传着用84消毒液给车身和车辆轱辘消毒的“良方”,但这种方式并不可取。
有着10余年汽车售后保养经验的上汽通用车工坊北京慧宝行店长单保超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用消毒水给车身消毒是一种看似专业,实则业余的做法。相比之下,车内消毒更易忽视。
近日,中国疾控中心在《私家车预防临时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明确表示,一般情况下,私家车无须消毒处理。驾乘人员进入公共场所返回车辆时,建议先用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不将病菌带入车内。
与室内环境相似,封闭车内环境也要增加空气流通。
《指南》要求,驾驶者应在车辆处于空旷场所时多通风,做好换气工作。
很多人认为只要打开车窗就可以了。但这并不是效率最高的通风方式。
单保超表示,车辆在匀速行驶时,车内人员可打开对角线的车窗,利用车内负压原理来进行换气。这种方式,只需一拳左右的缝隙便可实现车内空气的有效流通,保证车内始终保持新鲜空气。
然而,当车辆行驶至拥堵路段,就需要换种方式进行通风。他建议车主关闭车窗,打开空调内循环。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车辆自带空气净化装置。现在,这项功能就派上用场了。
清洁内饰需及时擦干
在单保超看来,较为封闭的车内空间更易滋生病毒,是所有车主需要引起重视的关键区域。《指南》明确表示,如果确定要给车辆内饰消毒,建议人们为物体表面选择含氯消毒剂或消毒湿巾擦拭。
曾参与过“非典”防疫工作的蔚来汽车内饰与空调工程部主任工程师姜建江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结合自己实际经验,消费者在进行车辆内饰消毒时使用消毒剂应按产品说明比例调配,操作前需戴好口罩、手套、护目镜,以免刺激性液体喷溅到操作者皮肤及眼睛黏膜上。而后使用蘸有消毒剂的抹布擦拭座椅与内饰1-2遍,确保覆盖经常触碰的按键。
对于很多消费者而言,通常认为只要按照上述方法便已经大功告成。其实,含酒精、氯、过氧化氢等消毒剂具有腐蚀性,需避免皮面、金属部件长时间接触。所以,用消毒剂擦拭或喷雾后,人们应及时用清水抹布擦拭。
姜建江表示,皮面打湿后,需立即用干布擦干,不能在皮面形成水珠,避免皮面被水浸泡。如座椅是打孔皮面,更要避免孔内进水。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洗澡、洗头后常用电吹风吹干头发,有的消费者就产生了“使用暖风吹干”的想法。姜建江表示:“切勿用热风或座椅加热来烤干皮面,这种方式很容易给座椅造成皮面收缩变形。因为消毒而给车辆内饰带来损害,未免有些得不偿失。”
空调滤芯须定期清洗
冬季,不少人在启动车辆时会下意识开启暖风系统。而特殊时期,人们在享受空调带来的温暖舒适时,会不会在不知不觉中将病毒带入车内呢?
熟悉汽车空调的人都清楚,车载空调运转时,会吸入大量外界空气,而这些空气只有通过空气滤芯过滤之后方能进入车内。
姜建江提醒,不干净的空气滤芯会滋生大量细菌,从而产生异味。因此消费者需要定期清洗汽车空调滤芯。在清洗过程中,车主需要拆掉手套箱,从装空调滤芯的盒子中抽出汽车空调滤芯,用空调专用清洗剂进行清理。如果在反复清洗后仍有较多附着物,建议及时更换空调滤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