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于志军和同事一起进行市场调研。
■本报记者 张恒 文/摄
“请组织放心,我一定坚守岗位,站好最后一班岗,带领全局严格把好市场关,打好这场防疫战。”1月29日,是大连市甘井子区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于志军60周岁的生日,也是他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天。坐在办公室办公的他,突然接到大连市甘井子区委领导的电话,要求他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继续主持甘井子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全面工作。于志军临危受命,又像往常一样,带领着甘井子区市场监管局领导班子及相关科室、基层市场所,奋战在一线,用行动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忠实诺言。
临危受命 成立专项突击队
1月28日,再有一天年满60岁的于志军在全局干部大会上宣布:“1月29日,我将完成历史使命,全局工作由一名副局长牵头组织开展。”
不曾想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蔓延,让市场监管部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又要承担重任,大连市甘井子区委临时决定,特殊时期,市场监管局需要一名精通业务、统揽全局、经验丰富的干部挑起重任,以便在大疫当前抓好市场监管部门的疫情防控工作。当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找到于志军时,他当即表示:“作为党培养的干部,大疫当前,组织需要我留队一分钟,我要战斗60秒。直到区委、区政府选出接班人那天为止。”
在于志军带领下,甘井子区市场监管局成立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于志军任总指挥,并明确要求:作为市场监管第一线的生力军,既要保防疫,又要保民生。要确保市场价格平稳、确保市场质量不降、确保市场供应充足。同时,成立三支“专项工作突击队”,一支主要负责市场价格监管执法检查;一支主要负责市场质量执法检查;一支负责市场供应尤其是医疗用品和百姓日常生活必需品供应的执法检查,并明确要求执法人员要把辖区内的农贸市场、大小商超、各个药房及餐饮、酒店等进行全覆盖、地毯式检查制度化,一日两次,疫情警报不除,制度不撤。
由于于志军多年积劳成疾,去年12月份,他被检查出较为严重的双脚周围神经炎和腰间盘突出,双脚双腿肿胀疼痛,原打算退休后住院治疗。可自疫情突发以来,于志军又像往常一样,起早贪黑忙了起来,家人十分心疼和不解,“疫情这么严重,你都退休了,身体不要了?”于志军顾不上解释太多,只是用行动默默地践行着自己的诺言。
勇于担当 迅速出击
疫情就是命令,疫情就是一面镜子,照出每一个人的责任与担当。当有干部对他依然坚守岗位表示钦佩的时候,于志军笑笑说:“大疫当前,我和大家一起高标准、严要求一件一件抓落实,绝不在这‘守摊等人’”。
1月21日上午9时,大连市甘井子区政府刚刚开会部署防疫工作的重要环节:加大农贸市场、早夜市等野生动物、活禽售卖市场检查。于志军在车上就开始布置全局科所联动,网格化推进,加速对全区63个农贸市场、3个农村大集、11个大型商超进行第一轮排查。至1月22日下午5时许,甘井子市场监管局就对检查发现的10户活禽销售者立即责令其停止销售行为。
截至1月29日,甘井子区市场监管局出动执法人员573人次,对全区46家咖啡馆、84家茶馆开展关停检查。向97家生产资料市场、1537家超市、805家药房、771家医疗机构、8059家餐饮服务单位发放了《甘井子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规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等市场经营行为的通告》,进行了3轮地毯式检查与立体式宣传。
当了5年基层市场监管局局长的于志军知道,大疫当前,市场执法人员要保证百姓在最需要的时候,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特殊时期,市场的敏感动态始终处在执法人员掌控范围之内。
1月30日早上9:30,甘井子区市场监管局接到消费者投诉,反映一药房销售假口罩。30分钟后,甘井子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及时赶到。经执法人员现场检查,在该药房库房中发现假冒某企业生产的一次性使用口罩,现场未见上述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及购进随货同行单。执法人员当即查扣假冒口罩,并立案调查。
急百姓所需 稳定市场价格
“感谢甘井子市场监管局为我们农贸市场摊主想得周到”“甘井子市场监管局为我们农贸市场货源足、价格稳,贡献太大了”,2月2日,《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在甘井子区3个农贸市场采访时,无论是市场主办方还是商贩摊主,都对甘井子市场监管局关键时刻,勇于承担,服务细微的举措称赞有加。
大年初二开始,一些农贸市场陆续开业,由于疫情突然,80%的农贸市场的摊主都没有备用口罩,而全区药房口罩、消毒水等防护物资基本脱销。于志军在带领执法人员巡查时得知这一情况,马上安排药械科多方联系口罩生产企业在东北办事处。没有车,甘井子区市场监管局派车;没有人,甘井子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当搬运工。不到两天,甘井子区市场监管局就为开业的45个农贸市场的3000多个摊主,配齐了口罩及消毒水。
每天甘井子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到各个农贸市场了解当日菜价时,不少摊主说,执法人员的工作作风已经打动了我们,并承诺绝不乱涨价。
2月1日,于志军局长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深有感触,在市场敏感期,百姓不慌的前提,首先是基本生活必需品充足供应,价格稳定,百姓才能过上安稳的生活。这也是市场监管人责无旁贷的责任。
每天傍晚的市场巡查汇报会,于志军准时到会。听说百姓为买口罩、买消毒液需要起大早到各大药房门前排长队,他当即意识到,人员聚集过多,会引发不必要的交叉感染和社会情绪。他马上与班子成员、业务科室商议,一是由药械科与口罩生产企业协调,加快调拨力度,二是联合各个街道、社区和各大药房,每天发号按时间段购买。既保证了市场稳定供应,又让市场秩序井然,此举还获得百姓鼓掌称赞,也受到甘井子区委、区政府的一致表扬。
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负重前行。作为一名年满60岁的基层市场监管局干部,一名共产党员,在大疫面前,于志军所坚守的不仅是一个岗位,更多的是一份市场监管人守土尽责、守护他人的责任;是一种对党忠诚、对人民群众负责的信仰;是一面迎风招展、指引他人前进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