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汽车空气安全防控与保护消费者健康系列谈之二
关于车辆与口罩N95防护的相同与不同
作者:施乾元


    ■施乾元
  在防控新冠肺炎的关键时刻,一些车企提出,要为汽车消费者打造N95级别的车用防护系统。从汽车产品看,空气滤清系统过去一直被认为是非安全配置,所以企业不会对其过分重视。近年出于防控雾霾需要,一些企业开始提升空气滤清系统的防护水平,但真正被关注,上升到一个被单独拎出来、特别强调一下的配置,这是头一回,再赋予一个防护级别,就更是少见。说起来这里边少不了认证的一份功劳。2月21日,华诚认证中心发布了首批CN95认证结果,这对于消费者做出理性消费选择,无疑带来很大帮助。
  然而就是关于这个认证的标准,不期引发了不大不小的市场波澜。一家自称为 “汽车空调滤清器行业的领导者”的公司,对这个标准提出质疑,首先认为,汽车“口罩”N95级认证,是利用了民众对于N95口罩的热衷,从而提出,“这不是山寨吗?”认为这“完全在误导我们企业和终端用户,误导民众”。在表示“不会承认此机构的汽车‘口罩’N95N90级认证标准”之后,这家“现在不能保持沉默”的公司还强调,“疫情固然可怕,但是比疫情更可怕的是罔顾事实去误导公众。”
  所谓口罩级标准,就是应该达到“针对0.3滋m的NaCL气溶胶可以达到95%的过滤效率甚至更高”的标准。没有人会怀疑这家公司对于真正的“N95口罩”标准的描述。但因此就去否定汽车“口罩”的N95、N90,有没有必要,应不应该,对不对?
  一如前文所述,汽车空调滤清系统因为非安全配置却又是必要配置需求量大的特点,所以长期以来,生产企业既多,分类也异常复杂,标准要求也不高。因此,疫情防控之时,抓紧设定一个产品认证标准,对于当下汽车空调滤清器这个车用“口罩”而言,对于保护消费者权益而言,必要且及时。如果说,此时因为用了汽车“口罩”这样一个说法,就引来了“领导者”的“不承认”,让人觉得实在是没有必要。
  这样的说法或许仍会招来这位“领导者”的某种“不”。因为,华诚的认证标准确实叫“CN95认证”,有“汽车‘口罩’N95级”这样的提法,应用的并非是上述这家公司描述真正的“N95口罩”测试时所使用的NaCL气溶胶。所以,这是“山寨”。
  作为人体与大气之间唯一的阻隔用品,“N95口罩”测试时使用的是NaCL气溶胶,因其运动特性,导致对其阻隔有害颗粒要求更严格,这很正常。如果说,一款汽车空调滤清产品能够达到甚至超过这个标准,那么恭喜你也感谢你,为消费者提供了非常优质的配置。但是不是所有的产品都能做到这么出色,或者从应用上看,都应该或必须做到这么“出色”?
  一家以生产车用安全系统产品的企业总工程师在一次答记者问时,曾经强调,所有的安全配置都是在其物理极限范围之内,给有准备的消费者提供保护的。言外之意,你要是非得“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那你手里的家伙够不够用,只能你自己掂量了。而据近期多位专家解释,除了集中收治感染患者的密闭空间需要特别防护之外,一般情况下,能够阻绝飞沫的防护就够了。而这对于CN95认证的防护能力完全没问题。难道,我们开车行进的正前方是“新冠病毒岛”吗?
  我们愿意相信,这家公司做出上述一系列表示的本意与初心,同样是要为消费者负责。但是,这番表态多少显得有些冲动甚至不无“误导”。而据了解,这家公司日前撤下了发表了前述观点的 《公开信》,并表示,“(公开信)文中无意否定目前市场上的高效滤清器对病毒的过滤作用,也并未对目前市场上若干汽车品牌所使用的抗病毒有关产品予以评判。为了防止更多错误解读的发生,我们已将2020年2月13日发表的《公开信》推文撤除。”但仔细阅读,能够发现,《公开信》的矛盾焦点与所谓媒体的误读,都集中在关于认证的标准上,而上述这段“撤文陈情”当中的“无意否定”与“并未评判”,对“认证”问题只字未提,包括对脱口而出的“山寨”与“不承认”等等,也毫无解释与说明。这,到底算是自摆了一道让自己有点憋屈的乌龙呢,还是一次聪明的公关推送?当然,我们相信,没有人,包括广大专业的媒体,都不会故意去做恶意的揣度与解读。相反,更多的人会期待,既然你是个“领导者”,所以更应该是个“建设者”。
  不是吗?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2 版:抗击疫情·特别关注】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关于车辆与口罩N95防护的相同与不同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