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每一次公共卫生危机的发生,也是促动大家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提高整体文明素质的契机。面对疫情,我们必须尽快转变陈旧观念,摒除 “一双筷子吃天下”的陋习,养成使用公筷公勺用餐的良好习惯,从而阻断食源性疾病的传播风险。
■廖海金
“公筷公勺摆上桌,分餐进食好处多。”日前,首都文明办联合北京市卫健委发出一系列文明健康生活倡议。其中,公筷、公勺、分餐的倡议,得到前所未有的社会认同。
近来,上海、四川、甘肃等多个省市也都相继发出了 “使用公筷公勺”倡议,号召广大市民居家或外出用餐时,使用公筷公勺。显而易见,各地之所以推广使用公筷公勺用餐,其目的就是为了阻断食源性疾病的传播风险。在疫情防控正处于胶着对垒的语境下,大力推广使用公筷公勺用餐,无疑是一个阻断食源性传播风险的有效方法,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
据世界卫生组织介绍,影响健康的因素中有60%与生活方式和行为有关。疾控专家多次指出,新冠病毒主要还是经由飞沫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导致感染。调查发现,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很多感染者是通过聚餐或密切接触感染,感染人群往往是整个家庭、整个家族或聚集朋友群。由此看来,共餐、合餐等传统进餐饮食习惯可能是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的重要推手。
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面对新冠病毒,良好的用餐习惯就是切断传播链的一道有效防护墙。
然而,长期以来,许多消费者缺乏公筷公勺意识,更没有养成使用公筷公勺的习惯,总是认为使用公筷公勺用餐是一种相互嫌弃。
其实,改进就餐习惯,提倡使用公筷公勺的呼声由来已久。早在2003年的非典期间,不少地方就推行过分餐制、公筷公勺等措施,亦获得市民广泛认同,但非典过后,这些措施的生命力就逐渐消退了,大家似乎很难改变共食这一传统习惯。
医学史告诉我们,人类每次与流行病搏斗之后,都会带来生活方式的一场变革。事实上,每一次公共卫生危机的发生,也是促动大家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提高整体文明素质的契机。面对疫情,我们必须尽快转变陈旧观念,摒除“一双筷子吃天下”的陋习,养成使用公筷公勺用餐的良好习惯,从而阻断食源性疾病的传播风险。这既是对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负责,也是对他人的尊重和爱护,更是践行文明礼仪、引领文明风尚的题中应有之义。
推广使用公筷公勺用餐,既离不开政府部门的给力推动,也离不开广大群众的自觉参与,而关键是要付诸行动。对政府部门而言,在做好宣传引导的同时,要坚持统筹推进、分类实施,从大中型餐馆、机关食堂等场所入手,逐步向集体聚餐场合、小型餐馆拓展延伸,做到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最终实现全覆盖。一方面,卫生、宣传、疾控、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要抓住新冠肺炎病毒防控的有利时机,出台相应的奖惩措施,不妨将公筷公勺的推广使用情况与餐饮企业信用等级评价挂钩,纳入星级酒店评优评佳内容。另一方面,不妨借助新冠疫情的影响,各地先修改餐饮管理规定,强制要求餐饮行业率先使用公筷公勺,让市民逐渐认识到公筷公勺的卫生意义,渐渐影响到家庭用餐模式,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文明用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