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兴化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凌晨到批发市场对农产品开展抽样检测。 葛红存/摄
■顾安 徐铁军 余友银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江苏泰州兴化市市场监管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把疫情防控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按照中央和省、市委和上级局决策部署要求,扎实开展市场监管领域疫情防控工作。
提高政治站位,在落实部署上重“早”
疫情发生后,兴化市市场监管局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防疫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坚决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市指示精神。1月22日,根据市场监管总局、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关于加强野生动物市场监管积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及时下发农贸市场防疫工作通知,要求各农贸市场不得销售活禽及野生动物制品。局主要负责人亲自安排,召开分局长专题会,研究部署农贸市场防疫工作,切实落实“双禁”要求。1月23日,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领导小组”,全面部署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1月24日除夕开始,落实领导带班、专人值班的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1月25日,以市食安委名义发出紧急通知,督促餐饮服务单位不接受订餐业务,并在就餐场所醒目处利用电子显示屏等方式做好消费提醒。1月26日,召开疫情防控工作紧急会议,传达市委常委会会议精神,成立兴化市市场监管局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及其办公室,对全系统防控工作再动员、再部署、再推进。局党组书记、局长担任总指挥,并明确1名副总指挥和2名常务副指挥,其他班子成员为副指挥,各分局、科室、中心、大队负责人为成员,指挥部下设市场、食品、药械、消费维权、案件查办、物资保障、督查督办等10个工作小组,即日起进入实体化运行。1月27日,以市防控办名义印发通告,加强餐饮单位、零售药店及市场管理,对农村集体聚餐活动进行全面禁停。同时,强化人员疫情防控形势教育和工作纪律要求,明确节日期间不允许离开兴化和参加任何聚餐活动,强化应急值守,保持节日期间通讯畅通。假期调整后,及时对人员值班进行重新调整部署,实行全员提前上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成立4支志愿队,加强重点场所驻点监管力量,参加交通卡口、街道社区、农贸市场、药店监管检查和劝导值勤。成立局疫情防控期间电梯应急保障救援服务领导小组,督促电梯使用单位和维保单位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电梯防疫消毒、应急值守和应急救援工作,保障电梯安全运行。
坚持精准施策,在措施落实上重“实”
突出重点环节、重点场所、重点人群,严守“四大阵地”,打好“四大战役”,切实发挥市场监管领域疫情防控“主力军”作用。
严守“舌尖”阵地,打好农贸市场监管战。对全市49家农贸市场进行全面排查与细致梳理,登记活禽宰杀交易商户,张贴“双禁”公告,督促市场主办方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开展卫生和环境整治,做好市场清洗消毒。组织农贸市场防控先锋队,每日驻点督查,督促市场落实从业人员每天晨检制度,帮助入场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引导佩戴口罩入场。开展农贸市场经营秩序专项整治,加强进场人员、车辆和营业时间管控,减少进出通道,联系市爱卫办对城区12个农贸市场进行专业消毒,在市场入口处设置警示提示,开通场内喇叭,加强疫情防控形势和相关措施要求宣传。加强防疫物资保障,每天在农贸市场组织和投放口罩。加强市场安全管理,联合市应急管理局消防支队,开展场内液化气钢瓶专项检查,抽检富民、桃源等批发市场农副产品151个批次,保障农副产品质量安全,促进疫情防控和安全管理工作双抓双落实。
严守禁聚阵地,打好聚餐风险阻击战。加强农村集体聚餐监管,构筑农村集体聚餐防控网,兴化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以来,检查农家宴承办者1734户次,劝停农家宴2935户次,54444桌次,由公安机关依法传唤3人次。加强餐饮服务单位监管,动员全市2804家餐饮单位主动休业,劝退预订聚餐桌席21697桌,常态化组织开展餐饮单位和农村集体聚餐“突击夜查”行动,制止堂食53桌次。加强网络订餐平台监管。督促饿了么和美团两家平台推行“无接触配送”,监督检查和指导330余名外卖骑手落实防控措施,确保上岗人员符合相关规定要求。加强复工企业食堂监管服务。逐户发放张贴《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单位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的通告》,指导复工企业食堂改变供餐方式、强化人员管理、保证环境卫生、规范操作行为、把控原料质量,做好餐饮具消毒,指导辖区内首家复工的兴达钢帘线股份公司探索建立食堂长效管理机制,为全市复工企业食堂管理提供样板。
严守保障阵地,打好防疫物资保供战。细化口罩投放工作,受市发改委委托,主动联系江苏悦兴康瑞医药有限公司腾出部分药品仓库作为物资临时存放场所,每日制定市场投放分配方案报发改委审批,安排药店进行集中销售,并在网上公示,累计组织投放口罩65万只。成立12个药品监管工作组,面向组织部、法院、检察院等机关征召志愿者,组建药店驻点检查先锋队,加强药品零售经营场所疫情排查,累计筛查发热咳嗽人员约7800人次,并第一时间向市疾控中心报告。加强防疫物资复工企业帮扶,指导泰州尼康医用材料有限公司上马一次性医用口罩生产线,积极筹备产品注册、落实产品检验等工作,帮助联系江苏省药监局完善生产备案手续,目前企业日产口罩近2万只。调研兴化市瑞宇医疗卫生用品有限公司、鑫卫消毒用品公司等药械生产经营企业,指导企业落实防疫措施,加快复工复产,满足全市防疫物资需求。组织质检中心开展公共场所红外额温计、耳温计量值比对工作,确保疫情防控中使用的仪器设备测量数据准确可靠,帮助超市、交通卡口现场校准红外额温计、手持式测温仪、耳温计20台件。
严守维稳阵地,打好市场秩序维护战。强化特殊时期市场监管,严格执行当前各项防控规定,有序推进民生服务业市场主体复工复业,牵头编制服装店、卤菜店、水果店、珠宝店等九大类复工市场主体监督指南,对农贸市场、药店、餐饮等行业继续保持防控严管态势。加强网络交易行为监管,监测网络交易1500多个次、广告信息470条次,清理修改网络宣传信息40条次、实施下架48条。加大口罩等防护用品、民生商品价格和质量监督检查力度,依法从重从严从快打击串通涨价、哄抬价格、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累计查处杀菌消毒防疫产品虚假宣传、哄抬物价、非法经营野生动物、无证经营食品、销售超过保质期食品等案件27件,召开案审会4次,向公安部门移送涉刑口罩案件3件,公开曝光涉及口罩违法典型案例3批12件、非法经营野生动物案2件。戴南分局查处的一起涉嫌违规交易野生动物及制品案,先后入选市场监管总局、江苏省市场监管局“联合双打行动”典型案件。通过及时查处和曝光违法案件,形成有效震慑,引导广大经营者恪守商业道德、依法诚信经营、保障民生商品供应。强化疫情防控期间消费投诉举报处置,将农家宴、政府投放口罩投诉举报归口局12315热线负责,保持12315热线24小时畅通。截至3月8日,共受理群众来电咨询2100件,各类投诉454件、举报187件,移交转办违法案件线索34件。同时,强化疫情防控工作社会环境宣传,发动辖区内商户利用电子显示屏、户外广告、店堂告示、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广泛宣传国家疫情防控政策要求,省、市疫情防控措施及医疗物资正确使用方法等,增强社会公众与政府一同对抗疫情的决心和信心。截至3月11日,累计张贴各类通告898张,发放复工监督指南和传单9400份,上门走访14181户。注重及时总结并积极推介防疫工作经验做法,在市级以上媒体信息报道59条,在全系统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加强工作统筹,在复工复产上重“效”
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发展,在坚持不懈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2月23日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有序推进相关企业和人员复工、复产、复业,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
协同做好复工复产引导。落实专人驻厂要求,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复工前疫情防控准备工作,强化员工防疫知识培训,加强员工、食堂、防疫物资、特种设备等管理,制定落实企业复工导则等制度规定,为市场主体有序复工复产及时提供科学指导。按照组织部门要求,开展“千名党员联千企”助力复工复产活动,全面摸排企业复工复产过程中在疫情防控、用工、金融、原料供应、物流运输、法律保障等方面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对能帮助解决的,立即给予解决或解答,对需要协调其他部门解决的,进行梳理,形成清单上报市委组织部汇总交办。
提供精准专业便捷服务。督促指导复工企业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因疫情影响不能如期换证、按期定检的,采取网上申请复审、申请延期检验,同时加大特种设备安全风险排查,确保不发生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对复工复产企业办理计量、标准、质量业务和年报公示、信用修复等相关事项,提供“网上办”“零接触”“预约办”“自我申明承诺”等服务,制定《兴化市市场监管局关于疫情防控期间信用监管工作意见》,方便疫情期间各类市场主体办理信用修复。组织质检中心人员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计量技术帮扶,及时检定到期计量器具,截至目前,累计检定燃气表、压力表、电子秤等377台只。
及早谋划疫后全年工作。根据疫情影响情况,适时调整年度工作计划,制定全年工作要点,加强食品、餐饮、药品器械等行业监管方案和市场价格、广告、质量抽检等执法方案衔接,严厉打击市场价格违法、不正当竞争和广告违法行为。施行包容审慎监管,对复工复产期间不涉及食品、药品、特种设备、餐饮等生命财产安全的市场主体发生轻微违法行为的,采用行政提示、行政指导、行政告诫等方式予以规范处置,为复工复产企业营造公平有序市场环境。对在防疫前期已发现的违法案件,加快调查,分清轻重缓急迅速处置,严厉打击重点领域和环节违法行为,保障和维护复工企业合法权益。“四步并走”助推复工复产复业工作,先后被泰州局“品质泰州”微信公众号和省局疫情防控工作简报采用,为其他局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当前工作提供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