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被誉为疫情的“第二战线”
互联网医疗正快步走来
作者:庞建新
图片
图片


    ■本报记者 庞建新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带热 “云看病”。开通互联网医院、实现在线问诊和医保支付等举措,成为2020年开年各大医院满足消费者就诊需求的应急举措。近期,国家卫健委连续下发通知,明确要求利用好互联网医疗资源,多地医保部门紧急为互联网诊疗开绿灯,加速将互联网诊疗纳入医保支付。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互联网医疗在抗击疫情的“第二战线”,再次进入大众视野。
线上诊疗需求大爆发
  “鼻塞难受!偶有耳鸣现象。”小李因为严重的鼻炎从北方搬迁到武汉,疫情当前,虽感觉不舒服也不敢去医院开药,担心交叉感染。一直从事互联网工作的他果断选择线上看病。
  前不久,北京的一位家长也遇到了类似情况。孩子饭后肚子疼已有三天,但她不敢带孩子去儿童医院,担心特殊时期交叉感染。最终她抱着试试看的态度,选择了在线问诊。通过平安好医生在线问诊,她知道孩子肚子疼是因为“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并听从了在线医生给出的治疗建议。“咳嗽一周左右,无武汉旅游史或居住史,没有接触新冠肺炎患者,无慢性病史。”一位病友这样求助在线医生。在线医生回复意见是:“别太担心,目前看不是新冠肺炎,建议先对症治疗止咳,同时注意密切观察。”
  对上述病例,一位专业人士表示,在线问诊可以承担部分疑似患者的分诊功能,帮助消费者确定是否需要去医院;另一方面,也对惊慌失措或者疑心重重的患者起到安抚和心理疏导作用。
  数据显示,2020年春节期间,互联网医疗在线问诊的独立APP日活最高峰达到了671.2万人,最多人数接近160万,涨幅达31.28%。另外,据不完全统计,超过200家公立医院开展新冠肺炎免费互联网诊疗/线上咨询服务。
  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至今,在线问诊也已并非新事物。业界人士评价认为,在线问诊已经成为互联网医疗领域使用最频繁、也是发展最成熟的服务,而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让很多人视上医院为畏途,在线问诊为人们提供了处置“小病小痛”的途径。为避免交叉感染、响应宅在家的号召,医患无需见面,通过图文、语音、视频等方式进行交流的线上问诊成为了很多患者的新选择。
互联网医疗市场活跃
  从目前互联网医疗市场来看,微医、平安好医生、好大夫在线、春雨医生、丁香医生、微脉等被消费者熟知的品牌均已配备了在线问诊业务。疫情促使在线问诊升温,这些互联网医疗平台也再度受到关注。
  近日,平安好医生宣称,疫情期间平安好医生APP新注册用户量增长10倍,新增用户日均问诊量是平时的9倍。微医集团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月10日16点,微医互联网总医院抗疫免费义诊专区访问量超过9884万,已集结28466名医生在线接诊,累计服务119万人次。
  疫情期间,“云看病”活跃起来。据不完全统计,已有10余家互联网医疗企业针对新冠肺炎推出了在线问诊专页。根据这些平台目前公布的数据粗略估计,至少已有400万人次在线上完成了就医咨询。
  京东健康平台数据显示,自1月26日以来,京东健康在线问诊平台日均问诊量在10万左右。平安好医生开通肺炎问诊专区,由医学专家小组进行7×24小时实时答疑,并联合武汉市卫健委开通全国首个抗疫电话义诊专线。阿里健康联合支付宝上线在线义诊服务,并在淘宝APP上线“买药不出门”服务。根据阿里健康平台数据,在线义诊功能开通后,每个小时平均近3000人发起在线咨询。
  对此,业界评价认为,对于互联网医疗企业来说,这次针对疫情的义诊服务既是一种公益行动,也是留存用户、抢夺市场的良机。激增的用户流量,从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互联网医疗企业的品牌形象得到大幅提升,用户普及范围也更加广泛。
公立医院开通线上问诊
  互联网医疗企业积极行动的同时,公立医院快速跟上。1月29日上海8家市级医院首批试点开通互联网线上问诊。深圳市有30家医院上线发热咨询服务,其中17家医院除在线咨询外,还开展了线上复诊、在线处方、药品配送等服务。据统计,截至3月9日,线上咨询累计达23.6万人次,线上诊疗累计15846人次,开具电子处方累计达13769人次。
  “及时的健康评估和专业指导,精准指导患者有序就诊,有效缓解医院救治压力,减少人员集聚,降低交叉感染风险。”疫情之下,2月4日、2月7日,国家卫健委两度发文强调互联网医疗在战“疫”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开展互联网诊疗,要求针对发热患者组织呼吸科、感染科、急诊医学科、重症医学科、精神卫生科及全科医生,通过互联网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诊疗咨询服务。2月26日,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关于开展线上服务进一步加强湖北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提出加强远程医疗服务、提升中医诊疗服务、规范网上诊疗服务等7个方面的内容,通过拓展线上服务空间,缓解线下诊疗压力,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模式。
  疫情期间,“云看病”的价值和发展潜力得到了重视,并凭借其特有的优势,极大地满足了当前防疫工作的紧迫需求。业界的一个共识是:远程问诊的诊疗方式,在降低轻症患者交叉感染几率的同时,也打破了医疗资源地域限制,推动了医疗资源的高效配置,为缓解线下医疗机构的就诊压力做出了突出贡献。在诊断工作之外,互联网医疗还填补了家庭医生在疫情防控中的缺位,及时地为社区居民提供病情咨询、分诊分流、情绪安抚、心理疏导的服务。
互联网医院建设潮涌来
  疫情的冲击下,普通疾病的线下诊疗受到严格限制,防控和就诊需求角力之下,医院互联网化已是“箭在弦上”。
  “互联网+医保支付”再迎新突破。只需领取自己的“电子身份”,不出门、不拿卡即可享受线上复诊购药、医保结算等便捷服务。据报道,近日上海首张公立医院互联网医院牌照——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贯众互联网医院获批。这标志着这家公立医院获得了互联网医疗执业许可。此外,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均已着手申请互联网医院牌照。去年9月1日正式施行的《上海市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互联网医院开展的诊疗服务应符合实体医疗机构或依托实体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并在《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的执业范围内。其诊疗范围主要包括:常见病和慢性病患者随访和复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为进一步加强新冠肺炎疫情救治和防控工作,减少群众不必要的聚集性就医,最大程度满足人民群众、尤其是慢病患者就医需求,2月底,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发布了《省卫生健康委关于在新冠肺炎期间开展互联网医院建设单位遴选工作的通知》。
  对此,业界人士预测,一批公立医院将实现互联网化,未来一段时间,全国多地大医院将迎来互联网医院建设潮。
  而此前颇有争议的医保报销问题近期也被“打通”。2月底,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制定互联网复诊项目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的通知》,将互联网复诊项目纳入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天津市医保局制定出台《关于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支持定点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在省级层面打通互联网诊疗服务医保线上报销渠道,支持定点医疗机构开展在线咨询、在线诊疗等互联网诊疗服务。也就是说,医保患者在定点医疗机构的互联网医院看病,医保也能报销。根据公开信息,疫情期间,各地医保“跑步前进”,浙江省、江苏省、上海市、武汉市等纷纷出台文件,将互联网诊疗纳入医保支付。
  就在近日,国家医保局发布了《关于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互联网+”医保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支付。按照规定,互联网医疗机构为参保人在线开具电子处方,线下采取多种方式灵活配药,参保人可享受医保支付待遇。
  随着支付方加速将线上复诊和配药纳入支付范围,互联网医疗的发展主体正从传统的社会资本向以公立医院为主体的医疗机构转移。
“云看病”未来已来
  宅家抗疫期间,互联网诊疗平台以“无接触”的方式,满足了医疗需求,不仅有活跃的市场化医疗机构,还有庞大的公立医院体系,他们开展各种互联网平台在线服务,包括远程问诊、病情咨询、在线心理咨询等,涉及日常咨询问诊、信息、工具和咨询等多个方面,并以其效率高、风险低的优势打破地域和空间制约,在疫情防控中起到重要作用,被业界称为疫情防控的“第二战场”。
  中国社科院健康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秋霖对媒体表示,疫情过程中的排查工作需要花费大量精力,社区健康管理的压力较大,可以建立基于社区、家庭医生的互联网健康管理平台,把社区病人管理和传染病、流行病的防控有效结合起来,相信对疫情的防控会更加有效。未来甚至还可以将穿戴设备用于常态化的健康管理,疫情发生时用于隔离监测。
  此次疫情之后,有业界人士预计,将在互联网医院建设、改造提升远程医疗网络、5G医疗、医疗数据共享与安全保障、智能导医分诊等方面加快政策落实和制度突破,更多地区将纳入相关试点范围。
  陈秋霖则认为,随着公众对互联网医疗的接受度提升,行业有信心去创新服务,大量医生愿意提供服务,政策上会更加重视和支持互联网医疗,因此未来互联网医疗的发展趋势会加快,行业将有更好的发展。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4 版:抗击疫情·特别关注】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互联网医疗正快步走来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