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燕明
“目前,全国总体医疗服务量较去年同期恢复至正常情况的 60%左右。”3月20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表示,国家卫健委将继续加强政策协调,完善激励性措施,加大物资用品保障,指导医疗机构加强精细化管理,按照一院一策、一科一策,推进医疗服务的顺利开展。
优先保障急诊急救全天候开放
郭燕红表示,截至3月19日,武汉市有43家医院已恢复正常医疗服务功能,开始收治非新冠肺炎患者。随着新冠肺炎患者进一步集中到高水平的定点医院,一批原有的定点医院通过终末消杀和整体恢复,将尽快恢复正常医疗服务。“医疗机构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医疗的优势,推进预约诊疗、分时段就诊,加强远程医疗服务。”郭燕红说,同时优先保障急危重患者和特殊群体的看病就医需求,保障急诊急救全天候开放。
对于新冠肺炎治愈出院的患者,郭燕红强调,医疗机构在跟踪随访和健康管理过程中,要做好患者出院前的综合评估,明确后续跟踪随访的事项,安排好未来2至4周的复诊计划。“对患者的隔离管理、随访复诊、健康监测、康复医疗要形成一个连续过程。”郭燕红表示,国家卫健委已经颁布有关治愈出院患者康复的方案,明确了对于出院患者要加强呼吸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的康复治疗和健康管理。
低风险地区要全面恢复医疗服务
2月中旬以来,国家卫健委先后下发文件,要求各地按照高、中、低风险等级,差异化地恢复医疗服务。
国家卫健委疾控局监察专员王斌表示,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变成了低风险地区。对来自高、中风险地区以及境外人员,要按照属地要求做好健康管理;对来自低风险地区的人员,如果没有可疑症状,无须采取隔离措施。
低风险地区要全面恢复医疗服务,向人民群众提供日常的医疗服务,包括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全面保障门急诊、住院、手术、检查检验等医疗服务。
对来自低风险地区,从事接触粉尘、化学毒物等有毒有害作业的员工,要按照职业健康规范要求佩戴口罩,其他员工可以不佩戴口罩;目前还在从事疫情防控相关工作的职业暴露人员,要按照《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的要求佩戴口罩。
她表示,要充分发挥好在前一段防控疫情过程中各级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的积极作用,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和各单位、各部门的主体责任,强化“四早”,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要依法进行科学防治,分级分类精准施策。“目前,我国境外输入病例明显增多,防范压力进一步加大,国家卫健委采取了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整体防控策略,要求各地在巩固境内防控成效的同时,做好防范境外疫情输入工作。”王斌表示,实施入境人员精准分类管理。确诊病例、疑似病例以及有发热症状的人群,要及时转运到当地政府指定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排查确诊;密切接触者要转运到指定的集中隔离点,实施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要实施精细化社区防控。”王斌强调,各地社区要建立境外疫情输入防控工作的组织体系,落实网格化管理,对入境人员进行登记、追踪和分类管理,实现对入境人员及家庭管理的全覆盖,并且按照要求做好健康监测。
抗体检测不能代替核酸检测
不少人关心,当前用于确诊新冠肺炎的检测试剂、方法有哪些?抗体检测是否可以代替核酸检测?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录召介绍,当前,我国批准上市的新冠肺炎检测试剂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核酸检测试剂,一类是抗体检测试剂。截至目前,国家药监局已批准12个核酸检测试剂、8个抗体检测试剂,其中抗体检测试剂里又包括胶体金法5种、磁微粒化学发光法3种。
冯录召表示,抗体检测可用于对核酸检测阴性的病例进行辅助诊断,也可以对病例进行筛查,但是还不能代替核酸检测方法。随着对疾病的认识和研发工作的进展,将来还会有更多的检测试剂和方法投入使用。
优先补种国家免疫程序规定疫苗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如何补种?国家卫健委疾控局监察专员王斌称,目前,除了湖北省部分地区以外,其他省份都已经逐步恢复正常的预防接种工作。国家卫健委要求各地要创新接种服务方式方法。例如,采取网络、电话预约方式,并在预约过程中科学合理确定好每日接种量,合理安排接种时段,避免在接种点造成人员聚集。
她表示,国家卫健委正指导各地做好延迟接种疫苗补种工作。原则上,按照国家免疫程序,将优先补种国家免疫程序规定的疫苗。没有完成国家免疫接种规定剂次的孩子,只需补种没有完成的剂次,不需要重新开始全程的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