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肿瘤患者化疗后发热怎么办
——访北京积水潭医院骨肿瘤科主任牛晓辉教授
作者:孙燕明
图片


    ■本报记者 孙燕明
  “50年前,骨肉瘤患者仅有截肢一种选择,且截肢后长期存活的患者比例不到20%。今天,治疗领域的进展日新月异,治疗手段不断丰富,绝大部分患者可以得到保留肢体的外科治疗。骨肉瘤患者应该珍惜现有的治疗环境,也必须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不可避免带来的影响,如果为此产生焦虑情绪,不仅无益于改善现状,反而会给家属和医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3月21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肉瘤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积水潭医院骨肿瘤科主任牛晓辉教授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
  牛晓辉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是需要全人类共同面对的灾难,而肿瘤患者特殊时期应根据具体肿瘤类型和治疗阶段酌情处理,尽最大可能减轻疫情造成的不利影响。
  原发恶性骨肿瘤以骨肉瘤为主,青少年多发,病情发展很快,需要创造条件尽早治疗;而软组织肉瘤往往是成年人发病,绝大多数起病缓慢,病程可以是数月乃至数年,由于疫情影响错失治疗时机的可能性相对较低。
  对于新发骨和软组织肉瘤患者,如因交通受限等原因无法前往异地专科医院就诊,可请当地医生通过网络渠道得到肉瘤领域专科医生的指导,尽可能在当地医院开展必要的影像和病理检查,以尽早诊断。
  对于需要在限定时间内进行手术的患者,应及时咨询主管医生,尽量在当地医院先接受化疗,避免仓促进行手术。一般而言,术前化疗时间可根据肿瘤对术前化疗的反应程度灵活调整,2-4个月都是安全的。
  对于正在接受术后辅助化疗的患者,也可邀请当地医生采取电话、微信、互联网APP等线上渠道与专科医生保持沟通,如有条件可以在当地医院进行治疗。骨与软组织肉瘤患者一般需要进行高强度的化疗,主管医生应与专科医生做好具体方案的沟通交流,在提高化疗安全性的同时,不降低其有效性。
  对于已完成治疗、需要定期复查的患者,如无特殊不适,可适当延迟复查时间,或先在当地医院进行CT检查,通常情况下影响并不大。
  牛晓辉强调,毕竟疫情防控期早晚会结束,只要不耽误重大病情,其他情况基本都可以挽救。
  值得一提的是,与常见肿瘤相比,骨与软组织肉瘤的发病率相对较低。基层医生往往缺乏诊疗的知识和经验。从影像学诊断和组织活检来说,通过与专科医生的线上交流咨询可以有效弥补不足,然而外科手术必须由具备骨科学和肿瘤学双重领域知识的外科医生实施,特殊时期不宜操之过急。
  骨肉瘤多为年轻患者,对化疗耐受性较其他肿瘤患者更好,但化疗的剂量强度也相对较高,因此化疗后发热是此类患者临床常见的症状。那么,对于当前特殊时期患者的发热问题应怎样处理?
  牛晓辉指出,面对发热首先不要恐慌,按照防疫相关规定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流行病学史筛查,排除新冠肺炎可能性后按照常规发热进行下一步诊治。需要区分究竟是化疗导致的一般性发热,还是相对严重的粒细胞缺乏性发热。前者一般无须担心,对症治疗即可,但粒缺性发热需要引起重视并在后续化疗时适当降低剂量强度,化疗时需要进行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规范化预防和对症治疗。
  “需要强调的是,除特殊情况外,对于必须进行化疗的患者,不建议出于预防发热的考量而调整剂量强度,化疗剂量调整要基于肿瘤的治疗需要。”牛晓辉强调,患者出现发热症状并不可怕,现有的鉴别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已经非常成熟,临床医生可参照最新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经典型骨肉瘤诊疗指南(2008V1)》《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软组织肉瘤诊疗指南(2019)》相关内容进行规范化处理即可。
  虽然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但部分重点地区患者仍然由于出行受限等原因无法前往上级医院进行化疗。
  牛晓辉表示,对于已确诊、拟行术前新辅助化疗的患者,若条件允许,应按计划接受化疗;如果条件受限,则应以延续生命作为主要治疗目的,必要时需要放弃以保留肢体为目的的术前化疗,而尽早采取更彻底的外科治疗方法。
  如果患者正在进行术后辅助化疗,前往专科医院不方便,可在当地医院就近治疗。医院之间、不同科室之间可采用网络会诊等形式共同探讨针对患者的最佳个体化方案,合理调整化疗顺序,疫情结束后再尽快恢复规范化疗。
  牛晓辉表示,如果原发病灶本身不可切除,同时合并其他部位转移,则应化疗和靶向治疗联合应用,这也是《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软组织肉瘤诊疗指南(2019)》推荐的治疗方案。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2 版:抗击疫情·特别关注】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肿瘤患者化疗后发热怎么办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