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聂国春
近年来,一些金融机构无视消费者权益,违法违规开展业务,引发了消费者的集中投诉。4月16日,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曝光了两起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典型案例,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浦发银行)和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华财险)被点名通报。
浦发银行:
私募销售“五宗”罪
2018年9月,浦发银行代理销售的私募产品出现延期兑付,引发多起消费者投诉。经查,浦发银行存在多个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一是在准入环节未对所代理的产品进行充分分析,尽职调查不到位,与相关监管规定不符。二是在向部分客户销售所代理的产品时,未按照监管要求在网点专门区域销售代销产品并录音录像,而是采用上门服务模式。三是产品合同的首页出现了明显的浦发银行标识,容易使消费者误认为该产品为浦发银行自主管理的理财产品,与相关监管规定不符。四是风险揭示书中未包含产品类型、产品风险评级及适合购买的客户评级、客户权益须知等内容,与相关监管规定不符。五是未按照监管要求在产品发行后持续跟踪和穿透管理,该行在产品推出至2018年7月期间,未能按照相关规定督促合作机构进行信息披露。
银保监会并未披露浦发银行延期兑付的私募产品的具体细节。不过,记者查询发现,2018年9月,由于上市公司飞马国际控股股东飞马投资发行的可交换债违约,西部利得基金设立的5个基金专户产品“踩雷”,浦发银行作为这些产品的代销机构,首当其冲地遭到投资者质疑。据当时有关媒体的报道,有投资者表示浦发银行客户经理在向其销售时违规将之称为保本产品,还有投资者称浦发银行在销售时并未按照有关规定实施“双录”,直到违约事件发生后才紧急补录。记者了解到,截至今年1月,这款违约一年多的理财产品仍然没有兑付。
中华财险:
违规承保网贷保证保险
2019年,网贷平台厚本金融“爆雷”。然而,投资人当时选择该网贷平台的原因之一在于,该平台官网称由中华财险“全额承保”。2019年5月以来,关于中华财险保证保险的投诉集中爆发。中华财险因此也以160件的投诉量位居2019年财产保险公司涉嫌违法违规投诉量第二位。
通报指出,中华财险上海分公司在承保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信用贷款保证保险业务中,存在多项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一是未在收到消费者理赔申请后告知消费者理赔程序和所需材料,也未在合同约定时间内作出是否赔偿的核定,违反了《保险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二是与不符合互联网金融相关规定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开展信用贷款保证保险业务,违反了《信用保证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第十条的规定。三是向监管部门报送的信用贷款保证保险条款的被保险人为“(一)经银行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开办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二)依法设立的小额贷款公司”,但其承保的信用贷款保证保险的被保险人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个人出借人,违反了《保险法》第一百七十条的规定,即未按照规定使用经批准或者备案的保险条款。
两机构回应:
认真整改消保工作
“上述两家机构的行为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等基本权利,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银保监会消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各银行保险机构要引起警示,承担主体责任,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对此,浦发银行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在检查发现相关问题之后,该行就及时对相关业务流程进行了完善,在落实整改的同时,该行认真倾听客户诉求,敦促产品管理人切实履行义务,维护产品持有人的合法权益。浦发银行表示,将认真落实监管要求,坚持合规稳健经营,持续不断地改进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
中华财险也发布声明称,公司将根据公安机关办案程序,在司法机关对案件审理清楚,案件结案后按照保险合同约定,对承保范围内的业务依法履行赔付义务。针对监管部门此次点名通报,中华财险在回应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将对通报指出的问题“诚恳接受并认真落实整改,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依法保护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