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2025年4月10日星期四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复工率达97%
金融机构支持经济恢复效果初显
作者:聂国春
图片


    ■本报记者 聂国春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季度金融数据成了各方关注的重点。疫情对我国产、寿险带来了哪些影响?金融机构的复工率如何?在助力恢复经济社会发展方面,金融机构采取了哪些举措,效果如何?近日,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出席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对一系列重要数据进行了剖析,深度解析金融机构如何支持企业复工复产。
保险业务缓慢增长
  2020年一季度,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1.67万亿元,同比增长2.3%,增幅同比下降13.6%。其中,财产险增幅同比下降7.7%,人身险增幅同比下降15.22%。
  疫情对我国产、寿险带来哪些冲击?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表示,保险业面临的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加,疫情对保险业的影响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疫情使得保险经营活动受到制约,保险业务增长承压;二是部分企业和个人收入减少,还款能力下降,导致公司经营波动加大,例如信用保证保险一季度赔付率上升约50%,意外险和健康险、农险、营业中断险和延迟取消类保险等业务的赔付增长也较快,同时全球资本市场波动加剧也使得保险投资收益不稳定性增强;三是疫情期间保险公司各项费用支出明显上升,成本摊销进一步增加。“当然,疫情冲击既给保险业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也带来了一些有利的因素。”黄洪说,疫情使社会风险意识、群众保险意识得到显著提高,保险保障需求将持续增长。同时,新型消费形态释放出新的保险需求,保险业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此外,疫情推动了保险行业加快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提升科技化和线上化水平,行业竞争能力将继续提升,更好地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险保障需求。
二季度不良率风险可控
  疫情对银行业的冲击也开始显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银行不良贷款有所上升,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为2.04%,比年初上升了0.06%。“这在预估范围之内。”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兼新闻发言人肖远企表示,今后不良率还会有一些上升,但是幅度不会大,中国银行业有充足的拨备和资本来抵御风险,风险是完全可控的。
  肖远企介绍说,最近监管部门一直在对此进行密切监测和分析。一是分步骤和情景做了分门别类、差异化的压力测试;二是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拓宽处置渠道和处置方式;三是要求银行大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特别是支持中小微企业恢复正常的生产经营,支持他们发展,银行不良贷款自然就降下来了。
  自去年以来,包商银行等部分区域中小银行暴露出风险问题,引发市场关注。银保监会副主席曹宇介绍说,当前中小银行受到的冲击更加明显,为此,银保监会现在在全力以赴地推动深化中小银行改革和化解风险工作,特别是加大市场化重组的力度。同时,银保监会也将对中小银行实行差异化的监管政策,促使中小银行走上健康的发展轨道,特别是为三农、小微企业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
助力复工复产效果初显
  面对疫情,银行保险业在加强自身防控的同时积极返岗复工,保障各项金融服务的支持。
  截至目前,全国(除湖北外)银行保险机构复工率约为97%,银行保险网点复工率达到99%。湖北辖内已有六成多的银行保险机构、九成的银行保险网点复工,武汉辖内银行保险机构员工到岗率、网点复工率也在稳步提升,基本金融服务得到有效保障。
  据介绍,一季度我国银行保险机构普遍加大了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金融支持,助力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长25.93%,贷款利率较2019年下降0.3%;对企业、商户和个人经营者发放的信用贷款增加2.5万亿元,增量接近去年同期的2倍;共办理续贷5768亿元,其中近九成资金投向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此外,一季度保险赔付支出3019亿元。“总体来看,支持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持续提升小微企业等普惠金融服务质效、充分发挥保险保障功能等政策实施还比较顺利,效果已初步显现。”黄洪表示,下一步银保监会将继续抓好政策落地工作,通过加强窗口指导、政策辅导、监测统计、总结评估等措施,加大银企沟通协调力度,确保政策落实不打折扣。在保险方面,银保监会将引领和推动保险业进一步发挥作用,助力“六保”:一是加大保险供给,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积极对接社会保险需求,加大健康险特别是医疗险产品的供给力度。推广“海南复工复产企业疫情防控综合保险”等创新产品,促进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二是发挥保证保险融资增信功能,增强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三是加大农业生产的保障支持,推进农业保险提标扩面增品,完善三大主粮大灾保险机制和生猪政策性保险制度,支持农业生产和重要副食品稳价保供。四是支持投资出口,围绕国家重大工程等加大风险保障,支持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出口信用保险,为出口企业保驾护航;积极推动“一带一路”保险,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中资企业海外机构提供风险保障。五是发挥保险资金运用形式多样的优势,加大重点行业和领域的投资力度,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六是促进保险代理人队伍的发展,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3 版:抗击疫情·特别关注】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金融机构支持经济恢复效果初显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