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老年人患抑郁症与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密切相关
警惕新冠肺炎疫情诱发老年人心理不适
作者:孙燕明
图片


    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的医生为抑郁症患者诊疗。
■本报记者 孙燕明
  近日,联合国发布公共卫生摘要指出,新冠疫情不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也同时增加了人们的心理痛苦:失去亲人的悲伤、失去收入来源的震惊、隔离和社交疏离措施的限制、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等。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长时间的居家隔离,打乱了很多独居、空巢老人的生活规律。他们不能像年轻人那样通过网络、手机获取疫情信息,与外界沟通联络,活动空间变小,时间久了,孤独感、恐惧感和不确定感要大于其他年龄人群,容易引发心理疾病。
  在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特别指出,心理卫生工作服务面广,涉及部门多,影响人群大。要重点关注老年人、儿童、孕产妇、残疾人、严重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和弱势群体。要以社区为主阵地,建立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的网络。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主任医师方丽波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容易诱发抑郁症,老年人群患抑郁症几率最高,主要表现为心境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弱和躯体症状,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今年陈阿姨69岁,身患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虽然她经常服用营养品、保健品,早晚锻炼身体,但觉得自己身体有毛病,有一点不舒服就怕得厉害。有时睡不着觉,浑身发懒,吃不下东西;有时心脏跳得特别厉害,喘不上气;有时头痛、头晕、四肢麻木。
  陈阿姨的口头禅就是:“说不定哪天我就走了。”尤其是周围有老人突然离去时,她会几天几夜睡不着,还时不时自言自语:“感觉自己活不过70岁。”
  方丽波表示,像陈阿姨出现的这些症状就是早期抑郁症的征兆。老年抑郁症是指年龄在60岁以上的抑郁症患者,包括老年首发抑郁症和老年复发抑郁症。“老年人患抑郁症与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密切相关。”方丽波表示,很多生理疾病可导致抑郁症,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代谢失调等,尤其脑卒中与帕金森病与抑郁关系密切。社会、心理因素包括离退休、丧偶、家庭地位和角色、缺乏子女陪伴、与人交流少、负面事件、好友去世及孤独等。
  老年人常服药物也可能诱发抑郁症,包括甲氰咪胍、利血平、心得安、左旋多巴、金刚烷胺、安定、胰岛素、类固醇等。
  权威机构调查显示,在老年人群中,男性抑郁症患者占15.7%,女性抑郁症患者占22.2%;60-69岁人群中抑郁症患者占22.3%,70-79岁人群中占25%,80岁及以上人群中占30.3%;已婚人群中抑郁症患者占22.8%,单身人群中占33.6%。
  方丽波强调,老年抑郁症与生理、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尤其要注意防止在疫情期间多重因素诱发或加重老年抑郁症。
  平时在家里,老年人应多听一些轻快、柔和的音乐,受到音乐情景的感染,保持愉快的心情,缓解心理压力,这样老年人的心境就不易维持在较为低落的状态。
  同时,老年抑郁症患者应经常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包括下棋、跑步、健步走、打乒乓球、跳舞等,在各种活动过程中不仅可以消耗大量体力,对改善夜间睡眠具有一定的作用,而且可以使老年人融入集体环境、改善心情。
  方丽波表示,老年抑郁症治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支持性干预,,特别是认知行为疗法和问题解决疗法,而且临床上经常会面临医学、社会和环境问题,这些都会影响治疗。为了尽快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采取多元化治疗方式很有必要。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3 版:保健】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警惕新冠肺炎疫情诱发老年人心理不适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