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聂国春
随着消费者保险意识的提高,保险业务迎来快速发展,保险销售从业人员也快速增长。数据显示,目前全国保险公司销售人员达到970多万人,仅保险公司个人代理人就达900万。庞大的销售队伍背后,虚假宣传、套取费用、高脱落率等行为近年来备受诟病,有关保险业“野蛮生长”的质疑声不绝于耳。近日,银保监会针对2019年开展的保险销售人员执业登记清查核实情况发布通报,51家保险公司被集中点名批评。从清核情况看,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大进大出等问题较为突出。
为加强保险公司销售人员、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从业人员队伍管理,银保监会近日发布《关于落实保险公司主体责任 加强保险销售人员管理的通知》和《关于切实加强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从业人员管理的通知》,要求保险公司和保险专业中介机构要对保险销售人员进行销售能力分级,根据能力资质授权卖保险。
通知规定,保险机构要严格招录管理、培训管理、资质管理和从业管理,夯实基础管理、严格监管监督,健全管理架构体系、杜绝销售人员“带病”入岗、持续提升销售人员职业素养。通知指出,保险机构授权销售人员销售保险产品,允许其以公司名义、依托公司品牌和信用开展业务活动,必须依法承担销售人员相应业务活动的法律责任。
值得一提的是,两个通知均提出了销售人员销售能力分级工作,要求保险机构应综合考察销售人员从业年限、保险知识、学历状况、诚信记录等情况,区分销售能力资质实行差别授权,销售能力资质高的销售人员多授权、销售能力资质低的销售人员少授权。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及地方行业自律组织要结合保险产品类型研究建立销售人员销售能力资质分级体系和相应的培训测试机制。
“保险销售人员直接面对保险消费者从事保险销售、咨询等服务,其素质水平、诚信状况直接关系到保险消费者切身利益,直接影响保险行业形象。”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指出,在发达国家保险市场,对从业人员进行分级管理、分类授权是通行做法。当前,我国保险业正在向高质量转型发展,消费者的保险需求更加多元化、复杂化,从业人员的能力水平必须与消费者的保险需求以及保险产品的复杂程度相适应,客观上要求对从业人员实行更加精细化的管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认为,过去保险机构发展业务主要靠数量,搞人海战术。销售人员卖保险也主要依靠关系,如向亲戚朋友推销。随着保险消费升级,由量到质发展转型是行业发展的要求,销售人员也将更多地转向依靠专业和服务。“实行销售分组,意味着授权较少的从业人员可能仅负责在销售过程中引流,或介绍偏大众化、简单易懂的保险产品,授权较多的从业人员则可能负责一些复杂产品的宣讲,对接高净值客户的需求等。”朱俊生指出,从整个金融业角度来讲,未来可能还会做一些拓展,例如授权较多的保险销售人员经过监管部门认证后,也许可以同时销售其他的金融产品,以满足更多家庭资产配置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