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是否购买并食用过被赤潮污染的贝类食品
图二:受访消费者购买贝类的主要渠道
图三:受访消费者食用贝类时是否去除内脏
■本报记者 李建 文/图
贝类海鲜甘旨肥浓,一直备受食客青睐。然而,如果不小心购买食用了被赤潮中有毒藻类污染的贝类,人就有可能中毒。而对这一已被权威机构证实的“舌尖风险”,大多数消费者认知情况又是怎样呢?《中国消费者报》记者日前进行了一次网上微调查。
“红色幽灵”为啥有毒
赤潮,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红色幽灵”。每年4-6月,随着气温升高,这个不速之客常会造访一些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沿海海域。然而,大海为什么勃然变脸?大多数受访者却并不清楚。即使常年生活在海边的人,也是如此。
本次微调查共回收了255份有效问卷,有21.18%的人表示不知道赤潮,57.25%的人表示虽然“听过一耳朵”,但对赤潮其实并不了解。值得注意的是,这与受访者的居住地是否在海边似乎关系不大,即使在与海为邻的受访群体中,依然有56%的人表示“知道但不清楚”。
因此,大多数消费者对赤潮是否会污染贝类等海鲜、是否会影响餐桌安全等问题的认知也都停留在“知道但不清楚”的程度。
调查显示,34.9%的人不知道赤潮会让贝类等海鲜“很受伤”,45.88%的人表示知道赤潮可能会污染贝类但并不了解具体情况。而这45.88%的人中,有一半是居住地为海边的受访者。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等权威机构解释说,赤潮是特定环境条件下藻类等浮游生物骤然增殖高度聚集,引起水体变色的现象。而污染海产品的,其实是大量增殖的藻类中有毒藻类产生的毒素。
多数消费者对贝类毒素了解较少
赤潮是如何欺负身材娇小的贝类的?
调查显示,34.9%的受访者表示不知道赤潮会对贝类造成影响;41.18%的受访者认为赤潮会影响贝类的外观,让“小贝”颜值受损;70.2%的受访者认为赤潮会影响贝肉的清洁卫生程度。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的有关专家研究发现,近几年受赤潮影响较大的的高危贝类主要是贻贝(又叫海虹、淡菜等),其次是牡蛎、扇贝、蛤蜊等滤食性贝类。这些贝类摄食有毒藻类或与有毒藻类共生,体内消化器官中就有可能会蓄积贝类毒素。贝类毒素呈自由或结合状态,对贝类本身无害。因为无色无味,也不会使贝体发生肉眼可见的变化,人们无法通过颜色和气味来判断。
人食用染毒的贝类后,贝类毒素会在人体内迅速释放而导致人中毒。而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所有贝类毒素引发的中毒,目前均无特效治疗药物。
研究显示,根据因贝类毒素中毒症状不同,分有四类,即腹泻性贝类毒素(DSP)、麻痹性贝类毒素(PSP)、神经性贝类毒素(NSP)和记忆缺失性贝类毒素(ASP)。主要症状有口唇刺痛和麻痹、头痛、晕眩、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肌关节无力、冷热感觉颠倒、说话吞吐困难、短期记忆功能丧失等。
我国沿海居民食用有毒贝类的中毒类型,主要以腹泻性和麻痹性贝类毒素为主。所以,如果食用贝类后身体产生上述不适症状,说明需要考虑是否中毒了。
食贝避免“高危行为”
贝类毒素肉眼无法辨别,煎炒、水煮等常用的烹饪方法并不能完全破坏贝类毒素。所以,有效预防和及时治疗贝类毒素中毒很重要。
调查显示,62.75%的受访者并不清楚自己是否购买并食用过被赤潮污染的贝类食品。而对食用贝类的安全隐患认知,大多数消费者也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6.27%的受访者表示不吃贝类或“不敢买”,而出于安全考虑,66.27%的受访者表示一般会去大型超市购买贝类,58.04%的受访者表示在农贸市场购买;此外,15.29%受访者会在旅游时从捕捞地就近购买,10.2%的受访者的购买渠道来自网购或微商。
尽管注重购买渠道的可靠性,但60.82%的受访者购买或食用贝类前并不会向销售者询问或从包装说明中了解贝类的产地和日期;31.91%的受访者食用贝类时不会去除内脏。
事实上,这些都是贝类食用中的高危行为。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的权威专家提示,贝类体内毒素含量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差异,同时,贝类毒素也大都蓄积在贝类体内消化器官中。
如何安全食贝,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提醒消费者:
一是把好购物关。消费者在购买贝类时,尽量去正规的超市或市场,避免购买来自赤潮地区的贝类。
二是注意捕捞地。沿海地区居民不要在赤潮预警期间“赶海”打捞或采食海产品,平时也不要在排水口(如电厂冷凝水、生活污水)附近海域采集、捕捞海产品。
三是科学吃贝类。食用贝类时要去除消化腺等内脏,每次食用量不宜过多。食用后如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四肢肌肉麻痹等症状,要立即前往医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