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车路协同技术路线(数据来源:赛迪研究院)
在日前举行的2020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闭幕式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报告(顺义指数)》,报告从政策、产品、市场和技术四个维度,采用综合指数法对各区域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进行评价。分析世界各国、国内城市以及相关企业的发展情况,为助推产业发展提供有效参考。《报告》指出,智能化和网联化成为汽车产业的必然趋势,以美国、欧盟、日本为代表的汽车发达国家和地区积极布局,抢占产业先发优势。
欧美国家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技术路线以单车智能路线为主,即在单车搭载传感器和计算平台,执行环境感知和车辆决策控制相关软件算法,试图通过增强单车感知与计算处理性能来发展L3以上的自动驾驶。该模式在技术架构上较为简单,产业涉及领域较少,但是目前发展逐渐进入瓶颈期。一方面,环境传感器在识别精度、稳定性以及价格方面难以平衡,以激光雷达为代表的高精度传感器在价格和使用场景方面尚不满足车规应用需求;另一方面,环境识别算法和车辆决策算法方面可靠性和安全性不足,无法满足高等级自动驾驶商用需求。
而我国在汽车电子零部件领域起步较晚,芯片制作等集成电器产业领域存在较大差距,结合国家基本情况与优势资源,制定了以智能交通体系为核心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战略。我国以提升交通系统安全性和运行效率为核心,以智能网联相关产品落地应用为目的,同时推动智慧交通设施建设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一方面,我国在国家战略层面明确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地位,制定了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检测认证和标准体系建设方案;另一方面,基于车辆应用需求统一道路建设标准,推动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和智能化改造升级。
为解决单车智能技术路线存在的感知精度受限、计算能力与认知范围不足、安全性和可靠性不满足应用要求以及解决方案成本过高等问题,我国充分发挥道路基础设施和通信网络优势,探索车路协同技术路线,通过在路端搭设传感器、边缘计算中心和通信设备,通过路端设备获取环境信息,提升车辆感知范围和感知精度,同时结合云端平台信息和高精度地铁信息,辅助车辆决策,提高车辆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可靠性,推动场景自动驾驶等具备应用需求和商业模式的产品和技术快速落地,弥补在单车智能方面的技术差距。
目前,国内整车企业积极布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以智能网联功能作为提升产品力和品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加速中国智能网联产业发展。新兴车企在智能网联功能方面普遍优于传统车企,智能网联技术已经成为其产品亮点。传统车企相对起步较晚,在软件算法方面开发能力存在不足,多数采取收购或者战略性合作的方式,与互联网以及科创类企业互利共赢,整车企业的布局加速了智能网联产品的适配应用,促进了相关技术的迭代升级,保障了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随着智能网联技术的成熟,智能网联产品持续迭代升级,成本不断降低,产品普及率在加速上升。预计至2022年,具备联网功能标配或选装的车型占总车型的比例达到95%,以自适应巡航(ACC)作为L2级驾驶辅助系统,具备L2级及以上的驾驶辅助功能标配或选配的车型占总车型的比例达到43%。 (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