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财商教育没能形成准入门槛和师资认证体系,财商培训介于金融和教育培训产业之间,却成了“三不管地带”,应当对课程泛滥、鱼龙混杂的财商教育好好清理。互联网平台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清理欺骗消费者的培训机构,保护消费者权益,学校教育也要能重视金融教育、财商教育,补上财商教育的短板。
■戴先任
近年来,越来越多人认识到了财商和理财的重要性,接受财商教育的市场需求也越来越旺盛。有需求就有市场,进行财商教育的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一般大量涌现出来,各种财商培训的广告几乎 “霸屏”。
“限时0元,干货满满,马上报名,告别死工资,实现财务自由”“只要一杯奶茶钱,学会‘钱生钱’,轻松享受‘睡后收入’”……这些广告宣称,只要购买该类课程学习理财,实现“财务自由”是分分钟的事。不少财商教育机构广告打得好,实则却“挂羊头卖狗肉”,他们开设财商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卖理财产品;有的培训机构并不专业,学员学不到什么东西,还被收取高昂的费用。像刷屏推销课程、变相诱导购课、师资背景存疑等问题不少。不少金融“小白”被这些培训机构忽悠交了钱,不仅没有学会理财,反倒“破了财”。
理财教育乱象丛生、野蛮生长,与财商教育还存在监管空白有很大关系。如目前财商教育没有师资认证体系,也没有质量管理体系,财商培训介于金融和教育培训产业之间,成了“三不管地带”。
理财教育机构要给消费者 “送财”而不能成了“骗财”,当前财商教育课程泛滥、鱼龙混杂,对理财教育乱象要好好清理了。要保护好消费者权益,避免金融“小白”成了被收割的“韭菜”,首先就要明确财商培训机构的监管部门,要填补理财教育存在的监管空白,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对理财教育行业的监管,将理财教育由监管盲区拉入强力监管之中。而对于越来越多的在线财商教育机构,除了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管,互联网平台也要尽到管理责任,加强管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清理欺骗消费者的培训机构,保护消费者权益。
另外,我国的传统教育存在轻商传统,到了现在,仍有残留,这也是导致很多人欠缺理财素养的重要原因。正因欠缺理财素养,也让很多金融“小白”不得不自己寻求“补课”,从而给了不法商家以机会。对此,学校教育也要重视金融教育、财商教育,补上财商教育的短板,进而才有利于提升全民财经素养,更好纾解国人的“财商教育焦渴”。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讲,须认识到,小白用户期望通过短期培训听课就能提升理财能力,并不现实。消费者不给这些不靠谱的财商课提供空子,也有利于市场规范。所以,即便参与此类培训,一方面有必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切莫被一些不实宣传所忽悠;另一方面也应谨防其中存在的“套路”,当发现自身合法权益被侵害时应及时依法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