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清明果 不用艾草一样思乡
作者:武晓莉
图片

  服务完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晚宴,北京民族饭店的面点厨师长赵会连就赶回饭店,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清明果制作。“今年可能要用500多斤麦草汁。”赵会连对记者说。
  清明果一直是用艾草汁或鼠曲草汁染色的,但随着这种被称为青团的寒食传到北方,为契合不同的饮食习惯,麦草汁乃至抹茶粉如今都开始成为青团的原料。古老的寒食,在传承传统、寄托乡愁的同时焕发出新意。
吃一口青团回望故乡
  “小时候家家都做青团。”少小离家的来去师对记者说,“清明前后,小孩子们漫山遍野地去摘鼠曲草,然后回来清洗,再淘米浸润,两者和在一起磨浆,压榨干放一夜。香菇春笋猪肉之类的切丁炒熟、红糖红豆熬熟备用。压干的米团拿来包馅,上蒸屉,开吃!”
  来去师说:“可能在过去,吃饱吃好一直是奢侈的,所以各地的节日总是和吃连在一起。无论南方的青团,还是北方的寒食,古人可能就是想把好吃的献给祖先,然后自己也好好吃一顿。对现代人来说,少小离家老大难回,青团则是对童年、对故乡的回望,以此慰藉成年人的乡愁。”
寒食既合时令亦寄情怀
  北方的寒食传统源于介子推的故事,山西介休至今还在清明期间用枣合发面做燕子形状的子推燕和子推饼。每年的这一节气期间,人们都不生火,吃冷食(寒食)来纪念这位忠臣孝子。
  “清明寒食,和时令断火的渊源应该更深一些。”高巍认为,“关门闭户烧了一个冬天的柴火,难免产生很多不好的气体。在天气变暖可以吃一些寒食的时候,人们就先不起火做饭,停一段时间。”
  据高巍介绍,北京地区也有猫冬的传统,等清明春暖,就吃一些顶饱的寒食增加营养,另外也给冬天的内热退退火。而南方比北方暖得早,清明节时花草都长得比较高了,可以采一些艾草轧成汁做青团。艾草的阳气比较重,艾草汁加进去有生发阳气的作用。而老北京清明节则是把一些北京的传统面食小吃比如说硬面火烧、炸馓子、驴打滚、豌豆黄等凑在一起,用寒食十三绝来命名。
青团与饽饽都做下午茶
  3月24日,北京护国寺小吃总店人头攒动,老北京“寒食十三绝”应节气上市了。
  “这13种小吃都是咱护国寺传统美食。”护国寺总店经理王新梅对记者说。“这些小吃都是平常卖的,之所以成为清明时节特有的美食,主要是因为糖耳朵、排叉儿、焦圈儿、麻酱烧饼、墩饽饽儿等都是炸货、烙货,存放时间较长,可达一周以上,出去带着既可以当供品,野餐吃着也方便。清明期间,北京有扫墓、踏青、放风筝等民俗,寒食十三绝中的蜜麻花,形似风筝,有着寒食吃蜜麻花耳聪目明的寓意;姜汁排叉,在春寒尚未退却之时以姜汁暖胃,加之春季宜食甜,也成为护国寺小吃寒食中的销量冠军。”
  师从国宝级面点大师郭文彬的赵会连,和同事们创立了民族饭店茶点品牌“饽饽时光”。作为北京市大工匠、中国烹饪大师、国际烹饪技术大师,他做的中式面点曾服务过APEC会议、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博鳌亚洲论坛和北京冬奥会等。
  “南方的青团主要是咸口的,还用荠菜之类的时令蔬菜做馅,但在北京卖得不太好。“赵会连说,“艾草的药味太重了,北方人接受不了。现在是麦苗返青的季节,麦草汁也有生发阳气的作用,我们就用麦草汁和面了。纯糯米的皮儿太粘,我们加了澄面,馅儿也用肉松蛋黄和不加油的红豆沙两种,比较受北方人欢迎。”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4 版:专题】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清明果 不用艾草一样思乡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