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业界聚焦
《母乳低聚糖(HMOs)的科学共识》发布
专家认为婴幼儿配方食品中添加母乳低聚糖安全有益
作者:孙燕明

  本报讯(记者孙燕明)近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组织起草的《母乳低聚糖(HMOs)的科学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在北京发布。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邵薇表示,母乳低聚糖已成为婴幼儿配方食品行业普遍关注的重要功能性配料之一,其发现、制造与应用对于促进人群健康,尤其是在改善婴幼儿健康和营养需求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目前尚未批准母乳低聚糖产品上市,而严谨扎实的科学基础是其通过审批的前提。
  《共识》的主要内容包括:母乳低聚糖是母乳中含量第三的固体成分,在支持婴幼儿等人群的特征肠道菌群建立和免疫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婴幼儿配方等食品中添加母乳低聚糖有利于改善婴幼儿等人群的营养健康状况;母乳低聚糖的生产以微生物发酵法为主,其用于婴幼儿配方食品等是安全的;母乳低聚糖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批准和(或)上市使用。此外,《共识》提出要推进母乳低聚糖审批,并加强母乳低聚糖基础研究与应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代表专家组指出,《共识》的发布有利于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例如,母乳低聚糖存在于母乳中,为何要添加到婴幼儿配方奶粉中?这是由于婴幼儿配方奶粉主要是以动物乳为原料,特别是牛乳,而牛乳中母乳低聚糖的含量非常少,所以在婴幼儿配方奶粉中有必要添加母乳低聚糖。他期望各方能够在《共识》的指引下,不断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推动婴幼儿配方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
  “采用发酵法生产与母乳中天然存在的母乳低聚糖在结构上完全一致。”中国海洋大学功能性乳品与益生菌工程研究室主任张兰威表示,对于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的母乳低聚糖,科学界和产业界已对其用于婴幼儿配方食品的安全性开展了相关动物毒理实验和临床人群试验,结果均证实母乳低聚糖是安全的。对母乳低聚糖的开发应用,应不限于婴幼儿配方食品,可向老年食品、特医食品等领域拓展。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张玉梅教授表示,母乳喂养追踪研究及临床研究表明,母乳低聚糖有促进双歧杆菌定殖,改善肠道菌微生态、维持肠屏障、抵抗病原菌感染、调节免疫以及神经发育、认知功能等作用。有临床研究表明,对于婴幼儿,母乳是第一选择,但如果没有母乳或母乳不足,那么添加了母乳低聚糖的婴幼儿配方乳粉可能更优。未来,母乳低聚糖功能的相关研究还将继续深入。
  据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刘龙教授介绍,目前,国际上已批准使用的母乳低聚糖主要采用微生物发酵法(合成生物学方法)制备,通过代谢途径的理性设计与优化重构,获得的工程菌株能够直接以乳糖、甘油、葡萄糖等底物为原料微生物发酵合成母乳低聚糖。由于其生产更加高效,该方法也更适合应用于大规模工业生产。新兴的基因编辑技术,使得整个基因改造过程准确且可控,而且经过分离、纯化后,最终的产品中不含有转运区的基因片段或者成分。因此,经过合成生物学技术生产的母乳低聚糖安全性是可以保障的。
  “对于母乳低聚糖,全球各国一般不作为转基因食品进行管理。”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标准三室主任张俭波研究员表示,美国将母乳低聚糖作为一般认为安全物质管理,欧洲食品安全局、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食品标准局将母乳低聚糖作为新食品原料管理。我国对母乳低聚糖作为营养强化剂进行管理,需要依据《食品安全法》以及《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管理办法》进行上市前审批。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副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罗云波教授表示,各国并不认为母乳低聚糖是转基因产品,通过基因工程菌进行发酵产生母乳低聚糖,通常是在封闭环境下进行生产,其安全性能够保障。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黄建透露,相关企业已向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提交了几种母乳低聚糖作为食品营养强化剂用于婴幼儿配方粉和调制乳粉(仅限儿童用乳粉)的申请,迄今已进行多次公开征求意见,预计不久后会根据相关要求对母乳低聚糖进行审批上市。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4 版:市场】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母乳低聚糖(HMOs)的科学共识》发布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