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乡村振兴
精准帮扶绘就“富美”乡村图
江西省宜春市市场监管局助力乡村振兴纪实
作者:周常青 朱海
图片

图:驻村工作队组织发放捐赠的抽检备检样品。 资料图片
■周常青 本报记者 朱海
  宽敞的道路、整洁的环境、美丽的庭院,走进江西省宜丰县潭山镇院前村,仿佛置身于花园之中。谁能想到,以前远近闻名的“贫穷村”,近年来在宜春市市场监管局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以党建为笔、以文化为墨、以田园为纸,走上了新型集体化致富之路,变成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的“富美”乡村。
党建引领 激活“红色引擎”
  “以前办事总是不知道找谁,也不知道去哪里找。现在直接到大厅里办事咨询就行,真是方便多了。”这是院前村党群服务中心升级改造后,村民们常说的一句话。
  院前村原党群服务中心建筑面积仅18平方米,阵地空间狭窄,服务设施不全。针对这一情况,宜春市市场监管局驻村工作队向上级汇报请示,得到了市局党组的高度重视,统筹帮扶资金20万元,并捐助电脑、打印机及桌椅等办公设备,专门用于党群服务中心扩建修缮。
  宜春市市场监管局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周文军介绍说,2022年7月,院前村党群服务中心开工建设,全力推进党群服务中心的规划选址、工程设计和建设施工等工作。同年10月,党群服务中心如期竣工验收、投入使用,办公环境全新升级、功能区域划分清晰、办事服务便捷高效,让群众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收获了连连夸赞。
  今年9月24日,时任宜春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包春燕等局领导带队,到院前村开展食品抽检合格品备份样品捐赠活动,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加强人文关怀,并对院前村的党建工作及乡村振兴作进一步指导。
产业驱动 注入“绿色动力”
  “现在国家的政策好啊,村里每年都会给我家上千元的产业分红。”院前村脱贫户王子中高兴地对上门走访的驻村工作队干部说。
  曾经的院前村集体收入薄弱,几乎没有像样的产业,项目资金仅能用来修建基础设施,各项发展受到极大限制。面对这一状况,驻村工作队把推动产业振兴放在帮扶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断探索如何结合当地优势发展自身产业,提高村集体收入。
  周文军告诉记者,院前村地理优势优越,森林资源丰富,水资源充足。驻村工作队就因地制宜,充分挖掘生态资源,指导发展毛竹山林租赁经营、水力发电、生态大米种植、蜜蜂养殖等绿色产业,帮助院前村流转毛竹山林约3800亩,并带动村民发展笋竹产业,平均每年收入达到10万余元;向上积极争取170万元资金购买、改造黄背水电站,年发电量60万余度,年收入15万余元;帮助村民以“合作社+基地+脱贫户”的产业模式发展蜜蜂养殖产业,年产蜂蜜2000余公斤,年收益10万余元。
  经过不断探索和推进,驻村工作队助推院前村产业实现自我“造血”,村民年终产业分红每人达到1000余元,村民的钱袋子也逐渐“鼓”了起来。
治理赋能 提供“蓝色支撑”
  如今的院前村美景如画,村主干道沿线砌的彩色文化墙格外应景,理论文化、移风易俗、孝老爱亲等知识通俗易懂、感染力强、赏心悦目。
  驻村工作队以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创建为抓手,砌起了这沿线的“风景墙”。文化墙与家家户户的美丽庭院相辅相成,彩绘生动不乏内涵,内容丰富不缺时尚。
  “现在村里的环境真是好,美得像画似的,房前屋后都是小花园、小菜园,干干净净的。”正在村部门口健身的徐医生乐呵呵地说。
  周文军说,让基层群众钱包鼓起来、身体棒起来、乡村文明风尚树起来,这是驻村工作队的初衷。为此,他们花大力气改善村容村貌,优化人居环境,树立文明风尚。
  村民房前屋后实行“门前三包”责任制,驻村工作队作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评比小组成员,每月对各小组进行检查验收并公布排名,实行积分激励考核,评比“最美庭院”,鼓励村民养成卫生清洁的良好习惯。
  前几年,脱贫户赖定华因车祸致残,妻子刘秋香对其不离不弃,毅然扛起生活的重担,靠一己之力照料丈夫、教育儿女。驻村工作队向上申报,赖定华一家评上了“最美家庭”,刘秋香还被评为“宜春好人”,多次位列于道德红榜之上。
  “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贵在坚持,积跬步以至千里。我们将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持续加大帮扶力度,在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迈出铿锵步伐。”新任宜春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欧阳琨表示。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2 版:综合】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精准帮扶绘就“富美”乡村图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