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新余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深入企业了解特种设备安全状况。 彭小毛供图
■彭小毛 本报记者 朱海
2023年以来,江西省新余市市场监管局强监管、防风险、保平安,打造“三个跑在前”特种设备监管模式,筑牢特种设备安全防线,全市特种设备安全形势平稳向好,全年未发生特种设备安全事故。
深耕三方“责任田”
让责任“跑”在风险前
新余市市场监管局强化安全责任意识,以市场监管部门的监管责任推动企业主体责任、行业主管责任、属地管理责任贯通落实,构建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制定企业“一企三员”“三个一”工作制度,督促1404家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落实主要负责人、安全总监、安全员职责,构建企业负责人负总责,安全总监、安全员分级负责的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体系,倒逼企业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
健全市场监管部门统筹协调、12个成员单位按职责落实的“1+12”特种设备安全专委会,完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五个一”工作制度,细化职责清单、制度清单,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2023年专题研究特种设备安全工作12次,开展联合督导检查30余次,实地研究解决难点堵点问题6个。
将特种设备安全纳入各级政府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运用综合考核、督导检查、挂牌督办等方式,督促各县(区)政府落实属地责任。运用“一书一函”(督促限期整改通知书、隐患督办函)常态化督办制度,压实属地责任。2023年共发出《隐患督办函》4份,消除重大安全隐患4处。
运用4张“监管网”
让监管“跑”在风险前
开发多个智慧监管平台,装上“千里眼”、推行“云监管”,将“人盯人”变“机器盯人”,遏制各类事故发生。
建设气瓶信息追溯平台,气瓶贴上“身份证”。建设“大数据+监管”充装、销售、检验、报废全过程的气瓶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将32.6万只气瓶纳入平台监管。推动“信息化+监控”阳光充装,为该市17家气瓶充装单位装上“电子眼”,实时监控充装情况。累计销毁报废气瓶5万余只,始终保持超期未检瓶、报废瓶动态清零。
打造电梯智慧维保平台,维保装上“智慧眼”。依托江西省特种设备智慧监管大数据平台,全省率先试点电梯智慧化维保,从源头上杜绝电梯维保人员“以修代保、虚假保养”情况,电梯维保质量得到大幅提升。
优化电梯应急处置平台,电梯配上“安全锁”。健全“一键救援、两方响应、三级保障”应急救援体系,2023年共处置困人事件1461起、解救被困人员1983人、救援抵达平均用时12分钟,建成电梯困人“12分钟应急救援圈”。
开发数智叉车管理平台,叉车装上“电子眼”。全省率先运用数智叉车管理平台,叉车安全水平和管理效率大幅提升。截至目前,已有300多辆叉车纳入平台管理。
推行“三好”工作法
让安全“跑”在风险前
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推行“三好”工作法,让安全“跑”在风险前面。
讲“好”宣传,增强企业安全意识。“线上+线下”相结合,执法人员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举办各类宣传活动42次,发放宣传资料6.5万余份,推送燃气安全提示短信120万条,在重点领域发放《特种设备安全明白卡》。开设特种设备安全大讲堂,对企业“一企三员”进行全员轮训,2023年共培训1500余人次。
抓“好”排查,摸清风险隐患底数。以人员密集场所电梯、大型游乐设施、涉危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为排查重点,详细查看特种设备检验、使用登记、作业人员持证上岗、“一企三员”责任落实等情况。以“四不两直”、联合执法、交叉互检等方式开展特种隐患排查工作,2023年共检查生产、使用单位308家,检查发现并督促整治问题隐患675项。
守“好”底线,“铁拳”打击违法行为。建立问题清单、整改清单和责任清单3张动态清单,督促企业限时整改销号。以整改带动整治,高压震慑、标本兼治,严厉打击存在严重事故隐患且拒不整改的违法行为,2023年共查处特种设备违法案件30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