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从短期纾困到长效发展机制全面发力
利好政策持续为楼市赋能
作者:孙蔚

■本报记者 孙蔚
  近期,房地产市场利好政策密集发布。从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到降准降息同步落地,从“白名单”政策持续加码到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正从供需两端协同发力,为市场注入稳定预期和发展动能。
购房成本持续降低
  公积金贷款利率向来是购房者关注的焦点,它的每一次波动,都牵系着无数家庭的切身利益。自5月7日央行公布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以来,多地公积金管理中心迅速响应,宣布自5月8日起执行新的利率。
  记者注意到,北京、上海、广州、重庆、西宁、湘潭等地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公告:5月8日起发放的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将执行降低后的新利率,而5月8日前已发放的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按照借款合同约定自2026年1月1日起执行新利率。
  值得一提的是,个别城市对于存量房的公积金贷款利率调整稍快。比如深圳,根据《深圳市住房公积金贷款管理规定》,公积金贷款发放后,遇国家公积金贷款利率调整的,公积金中心应当按季度对贷款利率进行调整。因此,5月8日之前深圳已经发放的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将自2025年7月1日起开始执行调整后的利率。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对记者表示,目前5年期以上首套房贷利率已降至2.6%,处于历史低位,叠加近期商贷利率下调,共同支持房地产市场,既减轻了购房群体的购房负担,稳定了市场预期,又为房地产市场注入了流动性资金。
  那么,公积金贷款利率调整后,房贷利息能节省多少?记者算了一笔账,以金额100万元、期限30年、等额本息还款的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为例,调整前利率为2.85%,月供为4136元。利率降至2.6%后,月供减少至4003元,每月减少约133元,总利息支出将减少约4.76万元。
  “虽然节省的钱不多,但蚂蚱虽小也是肉啊。”背负300万元房贷的方女士对记者说,“每月大概可以少还500元,这是实实在在的减负,带孩子去吃顿大餐不香吗。”
“白名单”机制成效超预期
  自2024年初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正式建立以来,“白名单”机制为房地产项目建成交付提供了充足稳定的资金保障。在5月7日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介绍说,稳楼市方面,“白名单”将扩围增效,支持打赢保交房攻坚战。
  数据显示,目前商业银行审批通过的“白名单”贷款增至6.7万亿元,支持了1600多万套住宅的建设和交付,有力保障了购房人的合法权益,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提供了重要支撑。
  从全国范围来看,多地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取得显著成效。比如,江苏金融监管局紧盯贷款投放情况,及时做好评估调度,确保“白名单”项目贷款投放满足要求,截至去年底,江苏省“白名单”项目共994个,累计放款4127亿元;重庆金融监管局有效满足项目合理融资需求,有力保障项目建成交付,截至今年1月26日,重庆市“白名单”项目总数342个,银行授信审批金额接近1500亿元,累计投放金额超1300亿元。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指出,“白名单”机制承担了为房地产项目输血的重任,“白名单”机制的持续发力,极大缓解了房地产企业的融资难题,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充足资金,有力推动了已售商品房的竣工交付,不仅让购房者吃下了定心丸,也为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筑牢了根基。
  据了解,近期,金融监管总局还将推出8项增量政策,包括房地产开发、个人住房、城市更新等贷款管理办法,指导金融机构继续保持房地产融资稳定,有效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强化对高品质住房的资金供给,助力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发展新模式轮廓显现
  稳楼市、稳预期的一揽子政策,着重解决当下入市意愿与项目交付的燃眉之急,为市场注入强心剂。但市场的长远稳定,不仅需要“治标”,更需要“治本”。为此,4月2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优化存量商品房收购政策,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认为,中央政治局会议延续了“止跌回稳”总基调,聚焦当下,更关注长远。会议强调构建发展新模式,聚焦风险防控、结构优化与长效机制,这意味着将“稳”与“新”有效衔接,标志着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路径进一步清晰,并引导行业从“增量开发”向“品质竞争”转变,为房地产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构筑了更稳固的根基。
  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总监陈文静对记者表示,新模式下,住房供应结构将迎来深度优化。一方面,加大保障性住房、小户型刚需住房以及高品质改善型住房的供给力度。在人口快速流入的城市,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建设将成为重点,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难题;在改善需求旺盛的区域,精心规划高品质住宅项目,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住宅产品创新将成为行业新趋势,绿色建筑、智慧住宅等概念不再停留在图纸上,而是逐步走进现实。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3 版:热点】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利好政策持续为楼市赋能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