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杭州葛巷社区
融合满足全维度需求
作者:施本允 文/摄
图片

左图:葛巷社区的数字驾驶舱打造社区“社会治理一张图”。
右图:葛巷社区的居民在喜马拉雅数字书房学习。
■本报记者 施本允 文/摄
  “社区配套特别贴心,养老食堂解决了吃饭问题,过条马路就是医院,步行几分钟就能买菜、看病。”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葛巷社区居民任女士的感慨道出了这个融合型社区的生活温度。在这里,以社区为中心的消费新生态正在蓬勃发展,“15分钟生活圈”已能满足居民从基础消费到品质生活的全维度需求。
  葛巷社区地处未来科技城核心区,2万常住人口构成多元消费群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创新构建“5—10—15分钟”服务圈,通过数字化手段打造便民生活场景,这些便民服务正悄然转化为消费增长点。4月17日,记者走进葛巷社区,实地探访这个便民生活圈的生动样本。
  下午4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的婴幼儿成长驿站内传来欢声笑语,专业的早教课程和亲子活动不仅满足了育儿需求,还为父母和孩子搭建温馨的互动平台。对面的喜马拉雅数字书房则开辟了知识学习的新阵地,居民既可以免费阅读,也能参与精品有声课程,聆听海量有声书籍,拓宽知识视野。
  几步之遥的老年食堂正在演绎“银发经济”的新可能。这里不仅为70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餐食,更面向全社区推出13元的惠民套餐和8元的灵活就业群体骑手特惠餐。
  “浙里找零工”区域则展现了社区就业服务的新形态。社区的数智就业一体机具有AI面试、政策解答等功能,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家门口就业服务。旁边的技能培训室开设收纳师、陪诊师、视频剪辑、主播等热门课程,直播带岗教室已举办17场招聘活动,成为推动就业的新引擎。
  在葛巷社区,数字化高科技的影子随处可见。在社区智慧指挥中心,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各类民生数据。“通过数字化平台,我们能精准掌握居民需求,比如发现独居老人两天没出门,系统就会自动预警。”社区工作人员说。在支付宝“葛巷未来社区”小程序上,居民可以通过平台一键获取生活缴费、小区运动、在线课堂等市场化生活服务。“葛粉”则是葛巷社区居民的共同身份。
  近年来,浙江省积极探索创建未来社区,于2023年2月印发《关于全域推进未来社区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35年,基本实现未来社区全域覆盖,打造共建共享品质生活的浙江范例。
  在葛巷社区,社区的定义正在从单纯的生活空间向集生活、消费、就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转变。通过“便民服务+商业运营+数字赋能”的创新模式,“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不仅提升了居民生活质量,也在重新定义社区消费场景,为城市商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4 版:市场】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融合满足全维度需求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