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数字化技术赋能
解锁未来生活新图景
作者:吴博峰 文/摄
图片
图片

图一:消费者体验数字智能咖啡机。
图二:参观者体验AI摄影师。
■本报记者 吴博峰 文/摄
  “若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数字化技术已发展到这般水平,期待这些创新成果能尽快融入日常生活。”7月1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一场以数字经济为主题的成果体验展让数位参观者发出感叹。穿过拥挤的大厅,来到位于四层的场馆内,记者看到集数字经济赋能下的千行百业正通过独特的技术融合与模式创新,推动消费转型升级步入新阶段。
数字产品聚焦生活应用
  当数字化技术融入生活,会呈现怎样的图景?是无处不在的智能终端解锁便捷高效的智能时代,还是通过多元场景化体验持续升级的生活品质?盛夏时节的北京,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为数字技术搭建了一个展示前沿科技魅力、触摸未来世界的舞台。
  进入体验区,一块摆放在展示区中心位置的32英寸光场3D显示器便吸引了记者的目光。显示器前,一块古代瓷器盘子“跳”出屏幕朝着观众“飞”来,超清3D画质还原了实物本身的视觉效果。北京视延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拓展经理徐成润向《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介绍,这是裸眼光场3D显示器,该设备除了增加3D光栅外,在屏幕设计方面也创新融入3D技术,体验者无须佩戴3D眼镜便能即刻体验3D画面。该产品实现了单眼4K视网膜级超清画质,不仅能控制3D串扰以及摩尔纹等,还可以实现AI眼球追踪,体验者可以享受由极致画质与智能交互带来的轻松体验。
  据介绍,该产品已在医疗、教育、工业设计等领域应用,为行业发展提供数字赋能。下一步,裸眼3D显示器有望以电竞游戏场景为切入点率先进入消费市场,推动数字技术向更多领域渗透。大二学生赵炜在体验完裸眼3D装置后惊叹道:“我相信不久后去电影院看3D电影,就不用再租购3D眼镜了,能享受无束缚的沉浸式3D体验。”
  在体验区的信息安全展区,展台大屏幕上演示的大模型越狱、数据泄露等攻防场景,折射出数字化时代信息安全防护的重要性。奇安信集团网络安全工作人员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当前信息安全防护领域仍然存在困境: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各种信息系统的叠加使关键数据防护量越来越多,安全风险随之剧增,仅依靠人工难以完成及时有效的防护。“如果金融机构信息安全防护不到位,可能出现黑客入侵导致用户资金被转移的情况。”他说。
  面对人工智能落地应用带来的安全挑战,业内正通过数字化技术构建网络安全垂直领域的智能体平台。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平台集成了覆盖多领域的网络安全智能机器人,比如网络安全威胁、终端安全威胁、安全运营等工种。这些智能机器人可以协同工作,将原本依赖人工完成的高重复性、高强度工作实现自动化处理,在大幅降低人力工作负荷的同时,能实时监测针对大模型的攻击行为并高效拦截,形成安全运营的闭环。
  当人们惬意地沉浸于数字化功能的多元体验时,一杯咖啡或许是人们在酷暑中保持精力的优选。在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体验区,一个设计独特的数字智能咖啡机受到人们追捧。与市场上的自动咖啡机不同,这款咖啡机不仅能模仿国际咖啡大师的制作工艺,现场制作各类咖啡,还能完成纹路繁复的拉花。从取杯、磨豆、萃取到出杯,整个过程仅需50秒。值得一提的是,消费者只需额外支付2元,即可在咖啡机器人前自拍,通过机器上的传输装置就能获得一杯印有本人头像的拉花咖啡。
  记者了解到,新一代数字智能咖啡机已进入研发尾声,未来将搭载智能语音交互系统,可根据消费者的口味偏好和饮品需求进行个性化特调,更好满足消费市场需求。
具身智能刷新交互体验
  此前,传统信息功能展示多以静态形式呈现,向受众传递产品功能、历史背景、位置服务等信息。这类分布于博物馆、机场、公园等公共场景的展示方式,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信息查询需求,但随着科技迭代与人们参观习惯的演变,其形式单一、互动性缺失的弊端逐渐凸显,难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作为未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身智能”被业内视为从虚拟迈入现实的重要一步。据了解,具身智能是指拥有物理实体,通过多模态感知与自主决策实现动态环境交互,并具备学习进化能力的智能实体。记者注意到,这一前沿技术成为今年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的亮点之一。
  在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技术成果展现场,坐落在场馆角落位置的数字人展台人气颇旺。据悉,先贤系列AI数字人智能交互产品将AI大模型与元宇宙数字生态融合,可通过语音识别模块与数字人朱熹进行实时问答、对诗挑战等交互。北京九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宋浩硙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用户只要按住麦克风按钮,就可以向数字人朱熹提问,其能实时作出回答。
  在探营过程中,记者注意到,数字人朱熹的应用仅是前沿技术带来城市发展变化的一隅。在人工智能视觉领域,北京海百川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AI摄影师颇具亮点——这款基于大模型智能分析技术的AI旅拍机,能精准捕捉用户特征,自动匹配适配的服饰模板与艺术风格,一键生成个性化换装照片。用户扫码即可获取成片,为商场、游乐园等场景打造了沉浸式智能拍摄新体验。
  北京海百川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林家丞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以推动产业深度融合为核心方向,依托大模型技术赋能文旅场景,着力打造智能化、个性化和沉浸式体验的创新应用。打造AI大模型赋能的智能文旅系列产品,既是顺应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趋势,也是积极响应国家智能文旅发展政策的重要举措,旨在破解传统旅游行业互动性不足、体验形式单一等问题,推动产业升级。”
激发数字消费活力
  盛夏时节,漫步千年古都北京,当AI潮流专区、沉浸式互动装置与数字消费场景等现代元素邂逅古都底蕴,将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作为2025北京数字经济体验周的主场,北京坊数字综合体——瑞境空间于6月27日在北京市西城区正式落成。
  “边逛边体验”是AI火花市集的核心魅力。不同于传统展览形式,AI火花市集旨在建立市民与前沿AI技术及其应用成果的直接联系,市民能够在互动体验后通过便捷的数字化方式第一时间与心仪的产品建立连接。这种模式打破了以往看展与消费之间的界限,使得整个体验过程更加流畅自然。“体验—决策—消费”的闭环不仅极大释放了消费热情,也让百年坊巷焕发新貌,成为展示未来生活方式的前沿窗口。
  在北京坊数字综合体,还有国内首个混合现实研学空间“未来场域探索馆”,其通过LBE大空间定位技术与实物教具联动,构建航空航天主题MR课堂,观众可在1∶1还原的C919模拟舱中体验飞行操作,配合风洞测试等科学实验装置,实现“理论—虚拟—实物”三维研学模式,打破传统科普场馆单向展示局限。
  此外,北京坊数字综合体在场景化应用上亮点纷呈。比如,老年人可通过“数字文旅精灵”体验AR文物导览、AI打卡拍照功能,听障人群可借助AR翻译眼镜实现无障碍参观,全面构建覆盖全年龄段的数字体验生态。
  AI火花市集作为北京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创新实践,通过精准的分区规划与沉浸式场景营造,生动诠释了前沿科技融入日常生活的可能——前沿科技以友好方式触达消费全场景,便能激荡出技术普惠共享、消费活力奔涌的全新图景。
  “我特别喜欢这里,既能亲身体验前沿科技的潮流魅力,又能让古都北京在保留历史风韵的同时,展现出年轻的活力。”在北京坊体验完系列数字化技术后,正与家人分享游玩经历的马磊兴奋地告诉记者。尽管是第一次来,但这场充满科技感的体验却让他印象深刻,他表示未来会用更多时间持续感受数字技术为城市注入的新变化。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4 版:热点】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解锁未来生活新图景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消费者报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