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买菜顺便买束花
新渠道把“花”样幸福带回家
作者:李燕京 文/摄
图片

图:超市里开辟出了鲜花销售专区。
■本报记者 李燕京 文/摄
  在北京一家连锁超市的门店里,消费者李女士正拿着手机比对超市与即时零售平台鲜花的价格。“以前买花要专门跑花市,现在买菜时顺手就能捎一束,还能从网上对比其他平台鲜花的价格。要是发现别家便宜我现在就下单,或许我还没到家,花就送到了。”李女士对记者说。记者走访发现,现在超市、生鲜电商、即时零售平台都在销售鲜花,鲜花消费出现了新入口。
  7月31日,记者在北京市多家连锁超市看到,店内都开辟出了鲜花销售的区域。记者发现,多家即时零售平台也都有鲜花销售。不论是超市还是即时零售平台上的鲜花,价格都比较亲民,10元可以买10支单头玫瑰;11元可以买到10支康乃馨;12元可以买到一束茉莉花……多数花束的价格都在30元以下。
  “我们发现,高频购买海鲜、时令水果的消费者,都是对品质生活有着更深层需求的消费者。他们不仅需要新鲜的食材,更渴望能随手装点生活的小确幸。”某全国连锁超市鲜花品类负责人对记者如是说。据了解,超市、生鲜电商、消费平台不是传统鲜花销售的渠道。新渠道要想占领市场,必须通过价格和品质来吸引消费者,改变消费者的购买习惯。要做到高品质低价格就必须直接从产地进货,减少流通环节。目前,知名的即时零售平台都在云南有多个直供的鲜花基地。
  一位在即时零售平台购买鲜花的消费者对记者说,一般从平台上买花30分钟左右就能送到家,而且有的平台还承诺“不开花包赔”。在按照说明养护的条件下,花苞在承诺期内(7天)未能正常开放,消费者可申请按照商品实付金额赔付或退款处理。
  某外卖平台鲜花品类负责人对记者说,消费者购买鲜花的频次在提高,路径也在改变。这一转变源于消费者对于鲜花的用途的改变。鲜花不再专属于浪漫与仪式,而是一种自我照料的方式,尤其是年轻人重新安排生活节奏、缓解日常不良情绪的一种策略。这一点从鲜花销售品类的变迁就能看出来。2024年花易宝前十热销花材中,红玫瑰占比已不足3%,咖色、橙色、奶油色取而代之。鲜花的审美开始回落到“舒服、自然、不过度”的日常方向。艾媒咨询数据显示,66%的消费者购买鲜花用于表达感情,59%用于装点生活环境。
  一位消费者对记者说:“购买鲜花的成本逐步下降,10年前,买花被视为一种轻奢消费,如今,用一杯奶茶的价格就能买到一束花,而且想买就能立刻得到。上周日晚上9点多我突然想让家里有一束荷花,就在网上下单,花了23元,30分钟就送到家。这样的买花体验非常好。”
  新渠道的崛起,让鲜花触手可及,高品质与低价格并行,便捷的服务与贴心的售后保障,使得鲜花正在完成从“仪式符号”到“生活元素”的蜕变。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4 版:市场】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新渠道把“花”样幸福带回家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消费者报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