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暑期旅游:告别千篇一律 追求个性体验
作者:李燕京
图片

图:夏日乐趣周末吸引游客打卡留念。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李燕京
  正值暑期,各地旅游消费热度持续升温。与此同时,消费者的旅游偏好正悄然转变:对于千篇一律、程式化的旅行模式渐生倦怠,旅游重心从以往走马观花赏风景,转向深度沉浸式的在地文化体验;从匆匆忙忙打卡式观光,转变为对旅行中情绪价值与心灵共鸣的追求。
  这一系列转变标志着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正趋向理性成熟,他们告别了曾经盲目跟风报名的冲动阶段,转而步入精准按需选择的理智消费模式,进而推动旅游市场供给结构发生着深刻变革。然而,记者近日在采访中也了解到,在旅游市场积极适应新需求、努力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仍存在不尽如人意、亟待进一步完善之处。
深度体验
解锁旅行新风尚
  当下,深度体验已然成为年轻消费者赋予旅行的全新定义与追求。7月29日,刚结束新疆畅游回到北京的高中毕业生柳青,兴奋地向记者分享了自己的旅程:“高考结束后,我在网上加入了一个临时组建的旅游团,成员都是刚结束高考的学生。虽然我们来自天南海北、素不相识,但共同的旅行目的地让大家迅速熟络起来。一路上,我们一起品尝地道羊肉,携手欣赏壮丽风景,还在夕阳余晖中留下了一张张温馨的大合照,那种感觉太棒了!对我来说,旅行不再是走马观花、筋疲力尽地奔波于各个景点,而是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悠然自得地享受那份专属的旅行时光。”
  记者观察到,如今,在社交平台上,只要发布一条寻找毕业旅行搭子的信息,很快就能吸引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跟帖响应。大家自发组成小型旅行团,一起预订住宿、包车出行,携手开启一段难忘的旅程。“对于年轻消费者来说,旅游的意义在于与对的人一同前往对的地方,收获那份难以言喻的情绪价值。”柳青对记者说。
  “如今消费者的需求已悄然发生了转变,尤其是年轻人,他们的旅游观念从过去的‘看什么’,转变为‘在游玩中收获独特体验’,而且这些年轻人渴望尝试和体验的项目类型非常丰富。对于旅游项目而言,小众化根本不是问题,年轻人追求的恰恰就是那份与众不同的感觉。”某旅行社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以前旅游就是拍照发朋友圈,现在更想挑战自我、突破舒适区。”上海消费者李薇在完成15米悬崖速降和溶洞探险后回忆道。无独有偶,一名广州的大学生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的武功山徒步营经历:“走高山草甸穿越路线时,晚上躺在帐篷里和室友聊到次日凌晨3点,那一刻在星空下,我突然懂得了‘人生是旷野’的深刻意义。”
  年轻人对体验感的执着追求,催生了一批小众旅行线路的兴起。据美团旅行“小众避暑目的地”数据显示,黔东南的高过河漂流、杉木河漂流等景区,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00后消费者的目光,成为他们逃离喧嚣、寻找独特体验的新选择。
亲子游
在休闲中学习和成长
  “带孩子去黄山,就是希望她能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8月2日,一位北京的家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此次黄山之行中,这位家长与孩子携手穿越山林,在专业导游的耐心带领下,一同辨认沿途各种植物和动物留下的踪迹。回到酒店后,孩子们在家长的协助下,将白天收集到的植物叶片和花朵信息进行精心整理。这位家长感慨地说:“让孩子亲近自然、了解自然,不仅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这比书本上的道理更鲜活、更有感染力。”
  暑期向来是亲子互动的黄金时段,在今年的旅游市场中,亲子家庭游依旧是重头戏。某旅行公司公关经理赵琳向记者表示,与往年不同,当下家长们对旅游方式有了更高追求,不再满足于传统观光模式,更青睐集体验、学习、休闲于一体的旅游形式,期望孩子在旅途中既能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又能增进亲子间的深厚情感。
  “今年,主打历史文化和自然探索的亲子游线路格外火爆。”组织敦煌亲子游活动的机构负责人表示,家长们不仅希望孩子能欣赏到壮丽的自然风光,更期望他们在行走的旅程中学习知识、开阔眼界。“传统的观光式旅游已经难以满足家庭对寓教于乐的期待,我们发现,邀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士讲解、设计各种互动环节的旅游项目特别受欢迎。”
  亲子游市场蓬勃发展的背后,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采访中有消费者反映,目前旅行社和旅游平台推出的亲子游项目数量有限,且部分项目特点不突出,与成人旅游混为一谈。有些平台虽然可按需定制亲子游项目,但价格普遍偏高,让不少家长望而却步。一些机构推出的亲子游项目针对性较强,但这些机构大多知名度不高,家长在选择时往往心存顾虑。
研学游
精专化趋势明显
  家长们对研学内容的含金量要求正日益提高。北京某研学机构老师张茜坦言:“过去能卖上万元的研学项目,现在无人问津。很多家长意识到,有些研学项目花了钱,却对孩子认知的提升没有任何作用。现在家长报名前会算三笔账:时间成本、学习价值、安全系数。”
  据了解,中小学生是研学旅行的核心参与群体。从目前的研学产品来看,既有探访国内知名景点的人文之旅,也有采集昆虫、采摘植物的户外科考之行,还有军事励志、小特种兵的锻炼营,以及野外溯溪、体验飞拉达、攀岩等运动拓展类的营地项目。
  “今年研学市场变化比较大,有不少研学机构的项目遇冷,甚至无人问津。”某研学机构工作人员透露,比如军训类夏令营今年就不好做,前两年这类团6月就报满了,但今年报名的人寥寥无几。
  在家长们的挑剔与高要求下,研学产品正逐步走向精专化。据记者了解,那些与课本紧密结合、具有主题化和沉浸式特点的研学产品,深受家长们喜爱。某旅游公司副总经理周卫红介绍,注重场景创新与教育内核深度融合的研学旅游产品,吸引了越来越多家长的关注,这类项目的预订热度超过了去年同期。此外,探索自然的研学项目也同样受到欢迎。
  记者注意到,将课本知识与实地体验相结合的江西人文诗意游、北京古都研学游,融入财商教育、科普等主题的研学游,以及探索自然的“穿行伊犁河谷”“哈萨克牧场体验”等项目,客单价都在1万元左右,且供不应求。
  采访中,不少家长对研学游表现出矛盾的心态。一位家长告诉记者:“一方面,我们热衷于给孩子寻找合适的研学游;另一方面,又担心研学游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师资问题,总觉得市场还不够规范。”
  另据了解,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研学旅行服务要求》已于5月19日正式实施。新标准对研学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总体要求、产品和服务内容、服务主体、人员配置与岗位职责、安全管理、反馈与改进等方面进行了规范。中国文化管理协会文化旅游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孙小荣表示,暑期作为最长的旅游旺季,为研学项目带来了长周期的转化机遇,研学旅游将向管理更规范、内容更丰富的方向转型。
  在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旅游市场的供给侧也在发生改变。旅游服务只有更加注重品质与个性化,努力为消费者打造全方位、高品质的旅游体验,才能适应消费升级带来的新需求。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4 版:市场】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暑期旅游:告别千篇一律 追求个性体验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消费者报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