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宁波市消保委发布密室逃脱消费提醒
作者:郑铁峰

  本报杭州讯(记者郑铁峰)暑假里,密室逃脱类游戏成为年轻人休闲娱乐的热门选择。然而,在追求刺激与解谜乐趣的同时,安全问题不容忽视。近日,宁波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接到一起投诉:消费者朱同学在参与密室逃脱游戏时,因现场NPC(非玩家角色)工作人员频繁、急促催促,导致其慌乱中在楼梯处摔倒受伤,经医院诊断为骨折,需休养2个月。朱同学要求商家支付医疗费等费用未果,于是向宁波市消保委投诉。经协商,商家最终同意赔偿朱同学1000元。
  宁波市消保委公益律师认为,消费者与密室逃脱商家之间形成了服务合同关系。消费者支付费用,商家提供密室逃脱游戏服务。根据《民法典》中关于合同的相关规定,商家有义务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提供符合安全标准的游戏环境和服务。在本案例中,商家有责任确保游戏过程中的安全,包括保障消费者的人身安全不受侵害。从侵权责任角度来看,若商家的行为导致消费者受伤,商家可能需要承担侵权责任。
  宁波市消保委提醒广大消费者:玩密室逃脱类游戏前,首先要选择证照齐全(营业执照、消防许可等)、信誉好、已购公众责任险的场所。提前了解安全口碑,实地查看消防通道、安全标识,观察商家是否在楼梯处设置防滑垫、警示标识等防护措施。其次是入场前务必仔细阅读《安全告知书》或《免责协议》(注意:商家不得通过格式条款免除法定安全义务和人身伤害赔偿责任)。如有心脏病、高血压、肢体伤病史等不适宜情况,务必主动如实告知。在参与游戏时要听从安全提示,在指定区域活动,量力而行。在昏暗、复杂环境务必小心慢行。切勿因NPC催促或他人影响而慌乱奔跑。如感到不适或发现隐患,立即要求暂停或终止游戏。同时要妥善保管门票、协议、付款凭证。一旦受伤,立即告知工作人员并要求记录。及时就医,保存所有病历、诊断证明、票据。尽可能拍摄现场照片、视频,保留与商家的沟通记录。
  同时,宁波市消保委呼吁各密室逃脱游戏的经营者要筑牢安全底线,定期严格检查维护设施,特别是楼梯、通道、机关等,确保消防畅通、标识清晰、地面防滑。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同时要规范人员管理,强化NPC培训,明确其核心职责是引导而非制造恐慌。严禁在楼梯、黑暗等危险区域进行频繁、激烈的催促行为。在显著位置及入场前,以书面形式清晰、全面告知风险与注意事项。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3 版:热点】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宁波市消保委发布密室逃脱消费提醒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消费者报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