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高品质果蔬汁行业快速增长。桑雪骐/摄
■本报记者 桑雪骐
FC、NFC、HPP……果蔬汁市场上新名词越来越多,不少消费者反映犹如雾里看花,选购和饮用果蔬汁产品时容易陷入误区。近日,《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相关专家为消费者答疑解惑。
消费升级 果蔬汁受热捧
NFC(非浓缩还原汁)果蔬汁成为市场新宠没多久,HPP(超高压灭菌)果蔬汁就光鲜出道,并在新零售渠道迅速成为新潮流。
9月1日,《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在北京盒马慈寿寺店看到,货架上有NFC鲜榨橙汁、HPP大红西瓜汁等果汁,以及有机西芹黄瓜蔬菜汁、苦瓜不苦复合果蔬汁等产品。有消费者对100毫升的超小瓶装姜黄生姜柠檬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冬吃萝卜夏吃姜,但是夏天喝姜汤有点儿受不了,如果能像喝冷饮一样喝姜汤,我愿意试一试。”一位正在选购果蔬汁的姑娘对记者说。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果蔬汁类产品总产量达到1500万吨,同比增长9.1%。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的会员抽样数据显示,果蔬汁饮料占比达86.5%,果蔬汁占比7%,浓缩果蔬汁(浆)为6.5%左右。“近两年,我国高品质果蔬汁市场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但是其在整个行业中的占比并不高。”中华供销总社济南果品研究所副所长赵岩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果蔬汁行业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买NFC 须关注配料表
赵岩介绍说,按照国家标准GB/ T 31121—2014《果蔬汁类及其饮料》的规定,只有果汁(浆)或蔬菜汁(浆)含量为100%的产品,才能称为果蔬汁,标签上可以看到100%的字样,否则就只能称为果汁饮料或者蔬菜汁饮料。标准规定,果汁饮料中的果汁(浆)含量≥10%,蔬菜汁饮料中的蔬菜汁(浆)含量≥5%。果蔬汁包含FC、NFC两大类,HPP是指产品的加工工艺。
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所研究员刘璇介绍说,FC果蔬汁是复原果蔬汁的英文缩写,货架期可达12个月以上,可常温售卖,但热敏性成分(如维生素C)和挥发性芳香物质(果蔬香气物质)损失大,有蒸煮味或焦糖感。NFC果蔬汁是原榨果蔬汁的英文缩写,是指以水果为原料,通过机械方法直接制成的,其中采用非热处理方式加工或巴氏杀菌制成的为鲜榨果蔬汁。其配料表简洁,仅标注水果名称或明确标注“原榨/NFC ×××汁”,更多保留了果蔬原料营养功能成分,价格偏高。HPP是超高压加工工艺的英文缩写,属于非热加工技术,与传统热杀菌项目相比,能够保留热敏性成分(如维生素C、多酚等营养功能活性成分)和保持新鲜度,需冷链运输和供应,货架期相对要短,一般为28天到6个月,价格更高。
近年来,NFC果蔬汁和HPP果蔬汁凭借“零添加”“高营养”“风味佳”等走红,一些企业打起了擦边球。赵岩提醒消费者,有些网售产品在销售中会标注NFC字样,但是细看配料表,如果发现NFC果蔬汁只是配料表中的一项,则其产品并不能称为NFC果蔬汁。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在某电商平台上看到,粤牛食品专营店的产品销售页上注明“某品牌100%蔬菜汁蓝莓蔬菜汁NFC饮料冷藏果蔬汁”的产品,其配料表第一位为水,其他有浓缩胡萝卜汁和番茄酱(番茄),瓶身上的产品名称未注明NFC字样;一款名为徽福寿液体沙拉的商品详情中食品种类注明为混合果蔬汁,在包装上醒目的“每天28种果蔬”和“NFC”中间则用小字注明“添加”二字。查看其配料表,NFC果蔬汁只是徽福寿液体沙拉成分表中的一部分,另有聚葡萄糖、菊粉、抗性糊精等其他成分。
品质提升 不代表功能增加
从瘦身轻体到健脾消食再到改善皮肤状态……消费者对果蔬汁的功能性需求日益增强并趋于精细化。赵岩认为,要想果蔬汁产品能够达到人们所期望的功效,需要提升生产工艺水平,让更多的营养和功效成分得以保留,同时还要大幅提升其生物利用度,从而有利于人体吸收,而且还要能够保持功效成分的稳定性。
“对于以药食同源食材为原料制成的果蔬汁,应明示其功效成分的含量,以便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和选择。”赵岩提醒消费者,按照《广告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普通食品不能宣传治疗功效。
刘璇表示,根据《中国婴幼儿喂养指南(2022)》(包括《0—6月龄婴儿母乳喂养指南》《7—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6月龄内婴儿不建议食用除母乳和婴儿配方奶以外的食物,因此,不建议饮用果蔬汁。老年人因年龄增长,咀嚼功能和消化功能减弱,鼓励食物多样和多种进食方式,果蔬汁是补充果蔬食物摄入的良好方式,建议选择NFC果蔬汁,HPP加工的NFC果蔬汁、含糖量较低的果蔬汁更佳。
●相关链接
果蔬汁不能替代果蔬摄入
消费者健康诉求的持续走高,是高品质果蔬汁市场规模扩容的基础。刘璇介绍说:“果蔬汁加工技术近40年的发展,从FC果蔬汁向NFC果蔬汁方向发展,营养功能品质已有大幅提升,也是顺应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创新发展,是一种获取和食用便捷的果蔬食品形式。同时也存在局限性,不能简单认为果蔬汁就是高浓缩的液体蔬菜和水果,果蔬汁不能完全替代果蔬食物摄入的所有形式。”
刘璇表示,喝果蔬汁和摄入果蔬菜肴,在摄入体验、成分获取和食用速度等方面存在差异,产生的营养支持效果不同。膳食纤维对肠道健康、增加饱腹感、血糖波动非常重要。直接吃水果蔬菜,摄入的是完整的膳食纤维,包括可溶性和不溶性纤维,糖分也随着咀嚼破碎从完整的果蔬细胞中释放。而在榨汁、制浆等过程中,会损失部分不溶性膳食纤维(主要存在果蔬渣中)。榨汁将水果中的糖分从细胞结构中释放出来,变成游离糖,能被身体更快速地吸收,可能会导致血糖上升速度比吃完整水果更快。另外,在榨汁过程中,蔬果的细胞结构被破坏,维生素C、多酚等一些抗氧化物质会更多地暴露在空气中,造成氧化损失。虽然采用氮幕保护、隔氧加工、HPP等先进工艺能最大限度减少氧化损失,采用全果加工利用制汁/浆,能最大限度还原果蔬物质组分,但不能与果蔬食物原料完全等同。另一方面,制汁/浆加工促进果蔬原料中营养功能物质释放,有利于机体对其吸收利用。当然,烹饪蔬菜、水果的菜肴,因加热、焯水等也会产生营养功能物质的损失。建议消费者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多种摄入方式,从而达到居民膳食指南中果蔬食物摄入量的需求。
有些企业在产品宣传中提到有补充膳食营养的作用。在果蔬汁饮料中添加膳食纤维,能否“拉平”与果蔬食物直接摄入的区别?刘璇表示,果蔬汁饮料中额外添加膳食纤维,强化了膳食纤维的活性功能,提升了饮料的品质。但加工食品添加的膳食纤维一般为膳食纤维食品添加剂或富含膳食纤维的食品原料,其中膳食纤维食品添加剂种类有限,富含膳食纤维的食品原料也因来源和加工工艺不同,存在差异。果蔬食物种类丰富,膳食纤维结构复杂、多变,生物活性功能也与其成分和结构紧密相关。果蔬食物除含有膳食纤维,还含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和植物化学物质。不能简单用添加膳食纤维的果蔬汁饮料替代果蔬食物。(桑雪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