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025年服贸会以“数智领航,服贸焕新”为主题。
■本报记者 王小月 文/摄
9月10日,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在北京首钢园开幕。作为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服务贸易领域综合型展会,本届服贸会以“数智领航,服贸焕新”为主题,设立健康卫生、电信计算机、环境服务、文旅服务等九大专题展区,全面呈现服务贸易前沿成果与发展趋势。
科技赋能文化消费
步入文旅服务展馆,就可见高悬的球屏上滚动播出着最新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2万亿元,同比增长13.3%,其中文化新业态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808.8亿元,同比增长15.9%,占全市文化企业营业收入比重的72.1%……这些数据,诉说着北京文化产业近年来不断积累的硬核数字能力。
在AR/MR引领的数实融合浪潮中,北京文化产业正将数字能力深度植入现实场景。本届服贸会首次大规模引入AIGC互动与XR沉浸式体验,彻底改变了观众的角色——从旁观者成为参与者,亲身感受科技为视听领域带来的震撼变革。
AIGC技术率先发力,《三星堆:未来启示录》《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等五部网络微短剧集中亮相,以人工智能复活文化遗产,为观众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数字视觉之旅。与此同时,XR体验区同样人气火爆。PICO打造的《浪浪山小妖怪:妖你同行XR》沉浸式游戏,成为小朋友与动漫迷的打卡地,孩子们通过VR头显(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设备)进入高度还原的动画世界,开启互动冒险。完美世界院线则推出智能迷你影院,观众在XR拍摄后可立即观看自己出演的片段,过足主角瘾。
有趣的互动还发生在版权赋能未来展区。这里科技感与文化味交融。在“山海经IP”AI合影互动空间,游客可以扮演不同的神话人物。机器人“版版”主动与观众交流,开展版权知识趣味问答;观众还可以与“机械臂”玩石头剪刀布游戏,互动后还会获赠版权知识卡片,借此趣味方式增强版权意识。
今年适逢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一周年和北京建城3070年,在市属公园及园博馆展区,游客可通过MR技术沉浸式游览玉渊潭生态景观,或在3A级画质VR大空间体验《梦回圆明园》,这一项目1∶1复刻历史古迹,在虚拟世界营造出真实的游园体验。
颐和园展台的3D数字人智慧客服成为全场焦点。一位带着孩子的母亲正在与名为“小颐”的AI客服对话,“小颐”不到一秒就帮助游客生成一份详细的游览行程单。
文博展区内,站在以故宫九龙壁传说为原型的《龙潮觉醒》大型沉浸式裸眼3D项目前,观众无需佩戴任何设备,即可通过大尺寸LED屏幕体验龙纹破壁而出的震撼视觉效果。房山琉璃河遗址展出最新文物保护成果,引导观众探寻北京最早的城市遗迹。现场还可借助MR技术“触摸”殷商青铜器。来自浙江的游客张女士感慨:“仿佛穿越了三千年,这种体验太难得了。”
作为深化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的大舞台,文旅服务专题展沉浸式体验项目、各领域文创衍生品成为标配,可看可玩可消费性进一步提升。在天坛公园展台,一台“咖啡打印机”前排起了小队。工作人员将一杯现磨咖啡放入设备,轻触屏幕,不过数秒,一幅精美的图案便以咖啡粉为“墨”,打印”在洁白的奶泡上,引得观众连连称奇。
AI+引领新未来
在健康卫生服务专题展区,“智疗云枢前瞻矩阵”与“全民健康服务矩阵”吸引大量观众驻足体验。在AI辅助诊断设备前,不少中老年观众排队体验智能问诊。
电信计算机专题展区成为科技爱好者和青少年的热门打卡地。在人形机器人表演区,来自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天工”机器人百米冲刺引发阵阵欢呼,不少小朋友跟着机器人一起奔跑跳跃。一位带着孩子观展的家长张女士说:“孩子是机器人迷,今天看到这么多冠军机器人同台,比去科技馆还过瘾。”
“三京”政务服务平台展台前,观众纷纷体验“京通”预约挂号、“京办”公文流转模拟系统。在现场参观的观众操作后感叹:“原来线上就能办这么多事,连营业执照变更都能在手机上搞定,办事效率真是越来越高了。”
在裸眼3D通信手机体验区,排队观众络绎不绝。一位大学生兴奋地说:“不用戴眼镜就能看到立体影像,视频通话像面对面聊天一样。”
在体育服务展区,速得尔科技带来了10台激光射击设备。据介绍,速得尔的电子靶、激光模拟射击和智能枪弹管理系统全国市场占有率超60%。
在服贸会现场,和机器人明星偶遇不是难事儿。星动纪元全尺寸双足人形机器人星动L7能跳街舞、会打螺丝,同时是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跳高冠军。20多天前,这款171厘米、拥有55个自由度的机器人在国家速滑馆以0.95米跳高成绩夺冠。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天工机器人、杭州宇树科技的H1机器人同样成为展会打卡地。从比赛场到世界级盛会,它们在切磋中共同进步。
在北京经开区主题展区,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的冠军天工Ultra机器人、亚军卓益得机器人和季军松延动力N2机器人,它们身挂奖牌,站在入口处静候参展观众。这些智能迎宾使者不仅是科技成果的展示,更是机器人产业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应用的生动见证。
科技赋能教育革新
从今年秋季学期起,北京市中小学将全面铺开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猿力科技、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教科院、北京科技职业大学等企业和机构,将带来从基础、职教到高教的全学段AI课程资源包。
因此,“AI教育+”展区成为今年的流量担当,一批人工智能深度赋能教育的创新场景集中亮相。
猿力科技展区聚焦“人工智能+教育”产品服务,分面向学习者和家庭、面向学校两大板块。值得注意的是在多层次AI通识课程展区,协同北京市教委展示各教育阶段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落地成果,将全球前沿AI知识、技术融入课程,实现高质量普及。
在AI学习空间体验区,可以看到普通教室变身智慧课堂;在人工智能通识课展区,能体验文生图等前沿应用;不少来现场体验的学生和家长,积极参与猿编程机器人拼搭、斑马百科知识问答。
工作人员介绍,以北京平谷区为例,飞象星球通过AI墨水屏终端等创新硬件,构建了区域教育的“数字基座”。该终端能客观记录学习行为,为个性化教学提供数据支撑。人工智能通识课已推广至全国25个省市区、1000多所学校试点,覆盖15万名学生,为培养学生的AI素养和创新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教育专题展上,AI家庭健身房、未来教室、智能学习导师等教育服务贸易前沿产品纷纷露面,AI教育+重构个性化学习新范式。
记者了解到,本届服贸会推出的“小程序打卡赢礼品”活动极大提升观众参与热情。开馆首日,就有观众晒出“首钢园打卡”14条线路全通关的成就。
在NFC感应打卡点,观众们互相帮忙确认打卡成功,现场气氛热烈。一位带着孩子完成亲子线路的母亲说:“本来担心孩子逛展没耐心,结果为了集齐礼品,他拉着我跑遍了所有点位。”
礼品兑换处,一位兑换到礼品的观众说:“这个模型细节太精致了,放在办公桌上绝对拉风,明年我还要来打卡。”
2025年服贸会以高规格、高水准、高互动的展览展示与论坛活动,全面呈现中国服务贸易的创新活力与开放姿态。“北京服务”品牌在各专题中熠熠生辉,从AI医疗到数字治理,从绿色生态到智能建造,从文化科技到全球出海,北京正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全球合作为路径,为世界贡献高质量发展的“中国方案”与“北京智慧”。而观众们的热情参与和积极反馈,正是这场盛会最生动的注脚——在这里,前沿科技不再遥远,美好生活触手可及。